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如何做好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TUhjnbcbe - 2023/3/6 19:11:00

12月25日(周五)晚上19:30我们进行了果妈访谈录第11期,这一次的嘉宾本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的编辑陈丽杰,因临时有事来不了,另一位编辑袁思远做客了本次直播,她与陈丽杰老师一直有合作,我们很熟知的蔡颖卿老师的很多书也是由她编辑的,今天直播的主题是:当妈妈后,你还知道怎么爱自己吗?

以下为此次直播实录:

果妈:首先谢谢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还是进行每周五19:30固定的栏目:果妈访谈录,我们希望用视频的方式与大家互动,所以每期都会请一位嘉宾和大家聊聊各位女性、妈妈关心的话题,这一次是第11期。

今天谈论的话题是如何做好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果妈阅读从年走到今天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我们一起读了多本的书,和妈妈一起用阅读的方式享受美好的生活,感受幸福。其中也读了很多蔡颖卿老师的书,今天就很有幸请来了蔡老师的编辑和大家聊一聊蔡老师的书。

年1月1日果妈阅读成立,我开始在线上用讲书的方式带着大家学习,大家在社群用书写的方式进行输出,线下则是用读书会的方式。

比如乐读会

果妈阅读也是把蔡老师的《我的工作是母亲》作为第一本带读的书籍,现在有多个城市举办过这本书的读书会,我们也是希望用这种方式给大家传递蔡老师积极向上的理念。

我先介绍一下嘉宾,本来是陈丽杰老师,她临时因为特殊情况来不了,但是,一直与陈老师有合作的编辑思远老师来到了直播间,她也与蔡老师有很多接触。

所以,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次直播和大家一起了解蔡老师的一些生活、工作,看看她是怎么做到平衡。

思远:非常高兴今天来到果妈阅读,分享关于平衡这个话题,我是袁思远,也是蔡老师很多书的责任编辑,和蔡老师有一些直接的邮件沟通。

今年我刚成为一个上班妈妈,有一个9个月的宝宝,我在做《上班妈妈的生活管理术》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一个未结婚的女生,现在已经是宝妈了。

所以,在身份上的转变也给我了一些深刻的感受。

果妈:今天关于平衡的话题,与《上班妈妈的生活管理术》这本书有关,这本书在果妈阅读的妈妈的人生管理主题中讲过,它也作为年1月的线下乐读会的书目,会在几十个城市开与这本书开线下读书会。

我们也希望从这些书籍可以收获更多的智慧,这本书里有八位上班妈妈的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同时,如果你是全职妈妈也会有收获,因为全职妈妈的工作就是母亲,而且是你很伟大的职业。

01关于“平衡”这个词

果妈:下面就进入今天的流程,我们来聊第一个话题就是“平衡”这个词。设计这个主题的时候,平衡是带引号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大家生活经历的丰富,每个人对平衡都会有不同的认知。所以我也想听听思远是怎么看待平衡的?

思远:我的观点也是没有绝对的平衡,尤其是上班妈妈这种身份,照顾家庭和职场,做到平衡必然就有舍弃的,如果你想达到平衡,就是事事尽心尽力,你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状态,我觉得平衡就是选择与专注的智慧。

所谓选择,结合我自己来说,自从我上班之后,孩子当时只有几个月,我面临一种像蔡老师说的职业、妈妈蜡烛两头燃烧,这时候我就面临了选择,如果我想要陪伴孩子,我必然要舍弃工作的时间,如果我想要在工作尽心尽力,必然陪伴孩子时间就会少。

但是这个选择怎么来做,你考虑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比如说我有工作必须做,陪伴孩子在必须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来做的考量,如果我考量了一个主次,这就是我做出来的选择,这是一种平衡。

选择之后就是专注,这是另一种平衡,因为你既然做出了一个选择,无论是陪伴孩子还是专注工作,就要尽心尽力,全力完成,只有选择了这件事,又全力完成了这件事,心理上对自我是满意的,就是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对自我的肯定,不是表面上时间的平衡,它是相对阶段的、动态的平衡。

果妈:比如说,今天思远就放下了9个月的孩子,选择进入了直播间,每个人都会有选择的过程,选择背后都是一种放弃,选择当下重要的一件事,可以用正念的理念,正念不是放松的状态,更多的是专注在当下,平衡也是一种智慧。

02作为女性如何达到平衡的智慧

果妈:下面我们就聊一聊,作为一个女性,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智慧,让思远和我们聊一聊蔡老师带来的启发,蔡老师的工作与生活的情况。

思远:我知道果妈阅读有很多蔡老师的忠实粉丝,对蔡老师很关心,今天我们也收到蔡老师的一封邮件,平安夜是她和爱人35周年的纪念日,她和我们分享了这种快乐,以及圣诞的祝福。

每次和蔡老师交流,我的心都安定了,她在字里行间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你。

说到蔡老师,她是怎么做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其实她只做了两年的全职妈妈,独自照顾家庭而且没有老人帮助,虽然时间上不用朝九晚五上班,但是比周围的人要付出的更多。

果妈:我想说你享受那种状态就很幸福。

思远:蔡老师明年就60岁了,她有喜欢的事业,开办了妈妈小住校,她把教养方式称为小住校,她与先生有一个六七百平米的教养空间,一年中选择一些时间段,招募小学2-7年级的孩子以及妈妈,进行一个家庭式的教养,衣食住行,知识的陪伴都在这里,她是以隔代大长辈的身份对他们进行养育。

我们知道上班妈妈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蔡老师是怎么做到能兼顾这么多事情的呢?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小细节,蔡老师出了17本书,开了很多餐厅,养育了两个优秀的孩子,主持一个教养空间,她就是把时间碎片化利用的特别到位,她的电脑常年开着,在做家事的时候她的脑子里也在动着,有任何灵感的时候马上记录下来,所以她的文章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效率很高。

蔡老师说到解决没时间的秘诀就是八个字:提前准备,舍弃次要。

《上班妈妈的生活管理术》这本书中也写到日本妈妈要准备便当,所以她们会提前准备好材料,周末准备半成品,做的时候就能很快做出来。

舍弃次要,注意抓主要矛盾,现在的妈妈太累了,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的情绪,很多妈妈看到别的妈妈会做蛋糕、会做饭、会跳舞、会弹钢琴等等,自己就会很焦虑,其实我们不必纠结在这些“不会”上,不必把那么多完美的身份强加在自己身上。

果妈: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打开手机,朋友圈里的都是别人的优秀,其实我们不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的成为自己。这句话是在自我鼓励中反复提到的,就像苏格拉底的那句话:认识我们自己,找到我们最真实的自己。

思远:很少有妈妈能做到像蔡老师这样,我们享受过程就好。

看别人的故事,做自己的事,这也是蔡老师的观点,人生好苦好累,这要看你跟哪个阶段比,蔡老师提出的建议就是直面你自己的人生,她特别强调的是用实践的力量去做,沉下心,从焦虑的状态中走出来,去做的话,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蔡老师总是强调你不如就静下来,在家务中实践,因为行动的力量才是最有力的。

果妈:尽心尽力的做个好大人,这也是蔡老师《在爱里相遇》这本书中提到的。这本书也是我们果妈阅读讲的第一本书。

思远:这里也向大家预告一下,蔡老师的《在爱里相遇》明年2月份就要再版出书了,还有《隔代不隔爱》、《小厨师》改名为《生活既教育》,我们已经累计出了蔡老师的19本书了。

果妈:蔡老师就是享受做的过程,据我所知,她现在经常要往返两个城市之间,因为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她快60岁了,却还在继续做着有价值的事。

思远:因为她喜欢,她能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找到自我,这是蔡老师很珍贵的地方,一直践行着为了她心中为家人、社会带去正向的力量在做着努力,这是让人特别感动的地方。

果妈:她是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她的示范、行为都带给了我们美好的事情。刚才讲的是蔡老师的,那我想问思远,你是怎么做的呢?

思远:首先是时间上的,在家务中放松自己,每天晚上或早起。

举个小例子,我家孩子的地垫我每天临睡前都要擦洗一遍,以前我用毛巾,后来我发现要提高做家务的效率,可以不用毛巾,用湿巾替代,这样能省去洗毛巾的时间,在做家务的效率上,也是可以讲究一些方法的。

果妈:就是我们要善用身边的工具。

思远:对,这就是生活的巧思,我原先会给自己设限,当了妈妈之后,我发现不用局限自己,以前我不爱买外卖,现在却觉得吃外卖也可以,时间的分配上,我可以用做饭的时间去做其他很多我喜欢的事情,偶尔吃一两次外卖也不是不可以的。

果妈:不追求完美,不用苛求自己。在我看来,我自己这么多年,平衡也不用追求,这只是一种状态和感受,重要的是你自己。

首先从思想意识上告诉自己很开心,思远刚才提到的选择,我在创业过程中有很多选择,会做各种尝试,后来我回观,问自己这些都是我想要的吗?

我很喜欢用正念的方式,当我们心定了,平衡就达到了,有的时候我们就是想要的太多,会给自己特别多的压力,后来我学会了放弃,不去做那么多事,就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

我现在就是想带着妈妈们读书,在提升妈妈感性素养这件事做好了就够了。

思远:跳出圈子,回观我们的内心,如何做一个取舍?你要站在脱离原先思维模式来看待上班妈妈这件事,我只是我自己,我想要做什么。

所有妈妈都有焦虑,其实就是要放过很多事情,冷眼旁观一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做好工作与家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