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爱看书,名著根本连碰都不碰,看书就头疼,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
我前面分别讲过怎样培养1-2岁,3-4岁,5-6岁阅读习惯,如果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孩子以后顺理成章的就能大量阅读了。
如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家长才发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着急孩子不爱阅读,语文的作文跟阅读理解受影响,读书少知识面窄等,那该怎么办呢?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阅读都不晚,关键是喜欢!怎么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跟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呢?
引导孩子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是需要家长的配合跟付出的。
我家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想让她看看名著类的书籍,第一本是《平凡的世界》,书很厚,比孩子以前看的书都厚,而且是全文字,没有任何插画的那种。孩子拿到书后有点退缩,觉得太厚了看不完,而且看着也没意思。
我们吃完饭后家庭聊天的时候,我跟她爸爸就聊起了《平凡的世界》,说里面有谁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啥的,我们以前都爱看这本书。这样吊起来孩子最初的兴趣,孩子中间也会问两句,但是她没看过,不知道故事内容,插不上话。聊完了,孩子自己就拿着书去看了。
过了几天,孩子说看完了,我们对此表示吃惊,“太厉害了,这么厚的一本书,你几天就看完了,我们都做不到。”孩子很兴奋地跟我们聊故事情节,偶尔我们会挑一些问题深入地聊聊,孩子发现有些地方不是很仔细,没记住。于是,孩子又看了一遍,回来又跟我们PK,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本书孩子也读了好几遍,内容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后来,又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读了《简爱》,孩子自己对这类书有了兴趣,三年级的时候又陆续读了《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甚至读了《牛虻》,孩子说《牛虻》读不太懂,我就建议她以后大了再读就会更明白了。
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不断地跟孩子交流探讨,是孩子不断阅读的动力。但是,有的家长可能说没时间读书,没法跟孩子探讨,其实,讨论只是一个引子,引着孩子说出来书的内容,家长主要是倾听,看看书的简介,大体了解书的内容就可以跟孩子聊,主要是让孩子有兴趣读,并且能够记住总结,对于孩子的写作跟阅读理解都有很大的提高。
还有一种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就是先听,听上瘾了就想看了。家长给孩子找一些书的音频内容听,现在很多APP上都有各种听书的,比如说《小王子》,每天晚上睡前给孩子听一段,听入迷了孩子就想多听一段,听了一段时间,孩子就对这个故事越来越有兴趣了,不自觉就想知道后面的内容,顺手就把书拿起来看了。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需要家长的沟通的,让孩子能够兴奋地讲出来一段情节,阅读的第一步就可以了,后续不断的鼓励表扬孩子,孩子对于这本书也会有跟深刻的记忆。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家里需要有读书的环境,随手都可以拿起一本书,哪里都可以安静阅读。每天电视电脑都开着,音响手机声音不断,小视频哈哈哈的,这样的环境就算是成人也没有办法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