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妈前言
Vicky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去幼儿园了,从最开始的三个半天,到五个半天,再到今年一月开始五个全天,小家伙似乎对英国幼儿园的生活都还算比较适应。即便最开始的分离焦虑也就持续了一两个星期就过去了。
Vicky一共上过两个幼儿园,在上第一个幼儿园的时候我也一直觉得幼儿园不就是一个托儿的地方嘛,但是直到去年换到了现在这个幼儿园,我坚持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就去幼儿园接她,顺便跟老师聊一聊当天的情况。才发现,幼儿园确实主要是带孩子玩,这也是顺应这个年龄孩子的天性的,但是带着玩的水平还真是有差别。好的幼儿园在带玩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得帮他们完成了幼小衔接的准备。
初见变化
在家里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跟Vicky用中文沟通,所以很担心她幼儿园听不懂英文。刚开始去新幼儿园的那两三周,几乎每天都会问老师她有没有跟别的小朋友沟通。老师大部分时间的答复都是:沟通的很好,没有问题。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直到后来发现她在回家的路上,话越来越多,而且能说的英文也越来越多,才慢慢放心下来。
最明显的变化,是要到她开始全天去幼儿园之后:不仅更愿意跟我们讲英文了,而且还特别喜欢自己编小曲儿唱给我们听,有时候还边唱边跳舞。在家里也经常会跟我们分享跟幼儿园小朋友一起玩的事情。这个幼儿园特别重视手工,每周都有一个主题,隔三差五的就从幼儿园带回来自己做的一些小东西,每次都特别开心的给家里人展示。
小刺猬背上的刺是用意大利面做的,是不是很有创意?
平时带她出去玩,也更喜欢从外面捡些树叶,松果,小木棍什么的,自己拿着这些东西鼓捣一番,然后就着这些东西就开始编故事了。有好些故事还真的特别有创造力,让大人听了都觉得挺好玩的。
Vicky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孩子,去外面不认生,跟谁都打招呼,尬聊的本事简直是一流的。前几天我们在公交站台候车,她看到一个人吃花生随手把花生壳扔到地上,她就跑过去跟人家说:“Wouldyoupleasedropthemintothebin?”结果这人高马大的黑人大叔,还真乖乖站到垃圾桶旁边去吃了。
虽然都是一些小的事情,但是从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各个方面,我都能很欣喜的看到她的成长与变化。
如何准备幼小衔接?
Vicky今年马上要升入大班了,虽然经常都会跟老师交流Vicky在幼儿园的表现,但对她们的教学还仅仅是通过日常零星的沟通、每周的ChatterBox以及不定期的网上系统Tapstry来了解。
ChatterBox里老师会记录下本周的主题以及孩子的表现
幼儿园大概是非常了解即将升入大班的孩子家长的心态了,所以恰如其时的组织了一场CurriculumEvening(课程介绍),专门讲在幼儿园是怎样比较系统的寓教于乐,帮助每个孩子在大班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明年开始的小学生活。
其实英国绝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是根据英国教育局制定的EYFS标准来规划课程的(想了解EYFS的亲,记得文末点在看哈,点的人数够多的话,下次鱼妈可以专门写一下英国的EYFS)。这次的课程介绍中,园方主要总结成了四个方面:Literacy(读写能力);Mathematics(数学能力);UnderstandtheWorld(了解世界);EmotionalDevelopment(情感发展)。
读写能力
读写能力算是英国每个小孩的基础能力,也是英国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都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一入园就开始教孩子怎样画简单的直线、曲线和各种形状等等。中班之后开始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tripodgrasp(三指握笔),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会使用一些小的辅助工具,帮孩子形成笔感。
幼儿园使用的握笔器
我在家里给Vicky用的是下面的这种笔,笔上有凹槽,可以自然矫正握笔姿势,而且相对比较粗,适合手部精细动作还不是很发达的孩子抓握。如果孩子是左撇子,还有适合左撇子用的笔。这个品牌还有相应的彩色铅笔,也准备给Vicky入一套。
Phonics(自然拼读)在整个读写能力中,又是重中之重。这家幼儿园用的是JollyPhonics这套教材,关于自然拼读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火到不行的自然拼读,你get到最正宗的打开方式了吗?,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英国的幼儿园在教自然拼读的时候,确实是字母本身的读音(LetterName)和在拼读里的发音(LetterSound)同时教的,甚至有些英国孩子都是先学会拼读里的发音,然后再学会字母本身的读音。不过中国的家庭要想这样教,可能对父母本身的要求有点高,所以我是在家里从教她认字母开始的。
幼小衔接不是仅仅靠幼儿园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参与同样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书可以买,也可以去图书馆借,伦敦的图书馆资源相当丰富,在伦敦的各位亲可以参考一下这篇:这个复活节,带孩子赴一场书香之约吧!
读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帮孩子熟悉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边读还可以问孩子一些openquestions(开放性问题),读完之后再让孩子复述一遍故事,会对孩子提升理解能力、记忆里有很大帮助。
CurriculumEvening结束之后,幼儿园给每个家长发了一个小折页,里面有一些具体的建议,也有一些书单推荐。因为版权问题,不方便贴图放在这里,感兴趣的妈妈,欢迎私信跟我们交流哦~
数学能力
幼儿园老师讲这部分的时候,让我特别吃惊的是:他们竟然幼儿园就开始教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了!不过他们是用更形象而视觉化的方法来教,比如4个物体摆两排放到桌上,如果手指能从两列之间穿过去,则是偶数。而如果是3个物体摆两排,手指不能从两列之间穿过去,则是奇数。即便如此,我还是惊讶于英国数学教育其实挺超前的。
学习数学需要平时多让孩子接触数量的概念,借助水果、零食和小玩具等等都可以完成。幼儿园甚至涉及了一点点关于财商的概念,比如教室里的很多蒙特梭利教具,可以让孩子了解各种纸币和硬币的面值,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物品、价格和货币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实在日产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比如去餐厅或者超市,都可以让孩子去比对价格,或者去结账,这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一举两得。Vicky还比较小的时候,我就把家里的硬币用消*液浸泡之后,让她拿去认面值,现在她比较清楚知道的一镑的硬币可以买几个棒棒糖,或者游乐场玩一次摇摇车需要几枚一镑的硬币。
了解世界
伦敦人口数量虽然跟北京上海没法比,但是从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上来讲,绝对是全球领先的。Vicky班上一共十几个小朋友,大概来自七八个国家,好多还是混血。幼儿园里,也是每逢国际性的重大节日都会把教室装扮成这个国家节庆的样子,一整周都会以此为主题:或是带孩子做手工,或是请来自这个国家的家长分享一些关于这些节日的传统习俗。
春节那周幼儿园走廊的装饰
Vicky是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孩子,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带了一本关于中国春节习俗的英文绘本,去给班上的小朋友讲中国人都是怎么过春节的。讲到十二生肖的时候,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围到我面前来认书里的动物。
幼儿园老师拍的照片Vicky和大家一起认都有哪些动物
其他节日的时候不少家长也特别有心,比如情人的时候,美国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做了爱心卡片和巧克力,送给班上每个同学。
幼儿园引导孩子了解世界也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还包括对科技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升入大班以后,幼儿园会让孩子们接触电脑,知道移动鼠标和键盘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幼儿园对电子产品并不是排斥的态度,而是希望家长引导孩子有限度的使用,而不至于沉迷其中。
幼儿园也比较重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每周室内和户外的活动都会安排,尽可能提供丰富的主题,也鼓励孩子们自发的去探索世界和了解世界。前段时间,Vicky回家问我为什么太阳会发光,我才知道他们本周的主题是SolarSystem(太阳系)。作为文科生的老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一两句话回答出来,只好暗搓搓的赶紧去google一下,然后尽可能简单的解释给她听。后来就默默给她下载了一个关于太阳系的儿童应用App(这个App的名字叫StarWalkKids,但是我感觉可能还是适合大班或者上了小学的孩子用),让她知道太阳系有哪些星星,以及都是什么特点。
情感发展
这个方面可能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