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聆听如来使法语你开悟了吗
TUhjnbcbe - 2021/11/30 18:53:00
北京哪家医院痤疮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随缘讲法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了四十多年不了义法。都是为了接引。最后用八年时间和盘托出唯讲了义。其实佛陀早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的本义是宣讲法华经。可当时的情况因缘条件不具足。那个时候印度有很多婆罗门外道。佛陀为了引导他们于是循循善诱观机逗教。为了度化这些外道佛陀先和他们同事。先来迎合他们所能够接受的范围来慢慢引导为了恒顺众生从而佛陀不得已先讲小法开始再讲中乘法。最后八年马上改口和盘托出法华涅槃究竟了义。

佛陀用了四十多年时间为讲法华经一直在做铺垫。到了第五时期因为大事因缘到了最后关头,假传千万句真传一句话的时候到了!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更明盛。佛陀住世最后的光明就是法华涅槃经。最后和盘托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佛是不是马上就改口了?呵斥我们还不赶紧舍小回大万法归宗。不要自持天真得少为足!告诉我们;你本自具足如来德性,与佛无二无别。三乘佛法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应机施教。

《法华经》唯一佛乘才是究竟实相。那么这个究竟实相就是告诉我们“如来常恒无有变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实相印圆顿大法,告诉我们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娑婆世界若有受持楞严法持经者。名大法师,亦名如来使。如经中所云:(汝真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讲真真如性圆解如来藏大法。一心三藏三藏一心。告诉我们法法皆如的真理。圆顿法门一步登天。悟后起修全性在修全修在性。无作妙力,随顺解脱。

我们看了《法华经》一目了然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王子包括阿弥陀佛释迦牟尼都是十六王子之一在大通智胜佛入静以后,只讲《法华经》。

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妙光菩萨是文殊菩萨前身。只讲法华经。真正的佛菩萨唯讲了义!这就是告诉我们为我们真正讲楞严经法华经这样的善知识都是大菩萨。真正的如来摩诃萨菩萨都是圆教大法境界。佛在《法华经》反反复复强调这个圆顿大法最为难信难解。为什么?讲了以后天人大众要害怕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要害怕。乃至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都要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根机的菩萨能够信解。

什么是悟后起修?

悟后起修“悟”是树立“正知正见”。这叫入门。入了门道之后修行才刚刚开始。“解悟”才是学佛的初步!随着加深悟量乃至到了“觉悟”。悟后就不需要老师了。自己就知道怎么用功办道了。好比六祖慧能,悟了之后自己就一个人下山磨练了。

如何判别真正悟了没有

悟有几种级别:

低级的悟:深信因果断恶修善

初级的悟:不昧因果明辨是非

中级的悟:舍念清净修四禅定

高级的悟:了达一切万法皆空

殊胜的悟: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

答案就是:是否了悟“万法皆如”“并且能够将以上锲入“如是我闻”有情无情法性同体”圆湛性成,这就是第一义谛!有情无情原来皆是自己真心所变现

刚刚悟后起修除了心无挂碍,获轻安自在之外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神通。但是随着心无挂碍达到寂静状态。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诱发神通。“五眼六通”不是佛教提倡的。佛教提倡的是般若智慧。学佛最终的目的是认识自己本来的面目。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道家讲练精化气结丹比较会涉及到神通方面。需要注意一点!外道也会有神通。神通不是开悟的标致。有神通,绝大多数是*神附体的缘故。

因此:一个真正明心见性的修行人。他最大的神通就是以“般若智慧”教导有情。以“慈悲喜舍”感化他人。这是作为学佛之路的主导确向。《楞严经》这部经是从渐修到顿悟的法门。楞严经的结论,“理”需顿悟(佛说的),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生因识有,灭从色除。佛法的理,形而上道空的究竟,理必须顿悟,乘悟并销,你悟道懂得了以后,不要死死把这个理抓住放在手里。《圆觉经》讲: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既觉亦无渐次。如果一个人一无所住,转入修道,就是非常利的根器。通常讲的“单纯的人”。单纯就是简简单单“不爱幻想”。悟后起修之后要下功夫去保任“一路反闻,净念相继”。反闻“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常时的反闻等到火候成熟。有了一定的定力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眼耳鼻舌身接触外界的时候。“意根”处于空白(无念)的状态。总而言之:就是没有之前那么容易对外境生起强烈的执着心。此时的你,身心容易轻安,由于听经闻法,长时间的聆听般若空性的熏习。整个人特别的容易处于安定的状态甚至对周围的环境突然感到了陌生起来。对人情来往也没有了像以前那种强烈的情绪波动。面对一切人事,似乎把持的很淡定。可以在生活中打成一片。

对外界的六尘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时候才算真修!入门起修的开始。如果懈怠散漫就会被习气牵走。克服不了习气就会容易退转。

明心见性之后妄想很少。但是习气仍在的缘故。故而难以持续清净。悟后起修,悟就是了悟“一无所得”。悟后就是保持“一无所得”的状态。就是起修。你以为起修是指修什么?真正的修就是悟

“悟”就是最好的修最好的证。悟的同时就是在闻思修

保持“心无所住”。就是在受持坚固的智慧。

真正一个修行人是以清净平等为主修。以慈悲喜舍为本怀。以不为自求安乐但愿众生离苦为本愿。以智慧方便自利利他。这是作为一个修持大乘佛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菩萨道精神。真正的开悟明心见性是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唯一依止。这是三世诸佛的共同所依止。唯此“般若波罗蜜”。

明心见性就是踏上成佛之路。常生智慧也是自然的事。五蕴妄想是随着无作妙力而无功用道。一切法不用,就是修一切法。性相一如。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真空妙有”。不待你破,它本来不存在。不待你修,它本自具足。

不待你参它本来是禅。只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你“一路反闻”。守住它(保任)一根反闻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知见!只是月标指。

理论万千真传一句话;只在体悟“空性”。空性就是真我。空性就是如来。我们讲楞严法华语气必须要改口。要自带威德。随时准备着拍桌子翘板凳的架势敢站出来大吼大叫讲真话!宁可将身下地狱,不讲佛法作人情。就是指这个道理。讲经与讲法不同:讲经不能太过多于描述。越是描述的过多,越会远锲无上知见。不能任意自由发挥。通俗易懂点到为止。这是为了接引上乘根性。所以:再如何方便善巧。也比不上佛陀世尊。菩萨还有五十多个阶位呢。智慧方便程度都不同。况且身处无佛时代。“世间空虚”。即是具有圆满的见地。未必具足圆满的善巧方便。

彻见佛性的是“圆满佛”。应化身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

明心见性只是见地而不是证地,叫开悟了、见道了。佛陀是悟、证同时,一般人是悟后真修。那么可能有的人开悟的时候就证了不同的果位,例如初地及以上。但是现在的人根性很差,开悟了往往没有证果,需要除习气、积累资粮才到达初地及以上果位。也就是说悟和证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而且悟后迷、退转的很多。因为根据《华严经》说的初地菩萨的功德来对照,感觉很少有人够得上。

明心见性了是不是初地菩萨或者六地?明心见性是当下悟得自性本空,也就是缘起性空,刚刚缘起而悟得的自性本空,此时只能说是看到佛法的影子而已,悟到自性本空,只是悟到还没有亲自证得,所以谈不上初地;六祖坛经,那天晚上弘忍大师私下心传给慧能,慧能此时才刚刚明心见性,此时只得空性之法,未筑空性之基,后来经过藏身多年的修证,才算真正见性,随便说一句话都是自性流露。

明心见性只是初见佛法之影像,所谓修证是指实证实修,未经修证的见性,只是一时之见性,或许隔了一个晚上,突发常人之欲望,又被乌云罩体而迷失本性。不应该把明心见性归到哪个境界上,但是可以肯定,明心见性确是入门之标志,在此百尺竿头在进一步的话,才算彻悟诸法自性。

明心见性是法身菩萨境界,也叫成佛,虽然不是成究竟圆满的妙觉位佛。圆教初住及以上和别教初地及以上,都叫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一般是初地菩萨。但因地用功程度不同,也可有例外。比如虚云老和尚57岁开悟就应该不止初地。八地即是所谓的末后牢关。

菩萨在广度众生方面确实有的时候令人匪夷所思。好比济公活佛为了度这个众生。作出一些常人认为出格的事情。

种种行为古怪现相皆是为了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同事而不同习气。同造作而不同造业。进一步讲:事相上纵使千百劫都是如梦如幻。三世诸佛唯是一真人真心所变现。无来无去,真空起妙有。

要明白:诸法因缘空无自性。答案就是:一切所作为皆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无自性。就是如露亦如电。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

菩萨为了度众生,有的时候自己要造一点业,才会与其同类同分受报。但是菩萨所受报当下即可以如来智慧转为道用。而凡夫所受报是念念无明。所以万般皆苦。

菩萨为了度一个有缘众生,甚至生生世世于它轮回。乃至愿其代受无量苦。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因果不空”。三世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能代替。菩萨度众生发愿愿代众生受苦。这是菩萨的悲愿.悲愿!在某种程度可以代替。但是不可能完全代替。否则在原则上就违背了因果。所以;绝对不可能完全代受。要是能够完全可以代受。那么十方诸佛早就度尽了有情帮我们代受了无量苦。是不是这个道理。菩萨的悲愿这种悲愿可以让他在五浊恶世的泥土里修出清净的莲花最终圆成佛道。

请法:

:我今有少疑,想请问如来使法师,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两参,一个知识在杀人,一个知识在淫室,包括乃至屠户,这明显有违四清净明讳,是不是到了某种程度只论心不论事。

如来使:

杀盗淫妄是有作为!事相上不空。不空就一定有因果。有因果将来一定会受报!

但是:事相的本质是什么?

有为法的本质是什么?五蕴的本质是什么?是空无自性。所以:受报的是一种现象。

在得人身的前提下,一切造业都可以用来造化。也就是说可以转为道用。只要人身尚在。就有一觉能除万年愚的条件。人人都可以修,全凭自己能不能“佛法命自我立”。受报的时候就是色受想行识。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所以;当我们了悟佛法用佛法智慧靠上去。不怕有妄想,就怕随妄想。妄想起马上反闻,当下无烦恼,立马自在。

我们的真心无时无刻是不是清净自在?而且是“恒常清净”。受报与否只在自己执取“我所”。因此譬如到了大菩萨境界就是乘载真理,就是究竟了义唯一佛乘: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临济禅宗:如来使

世亲佛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聆听如来使法语你开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