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书日说读书我读不懂小王子
TUhjnbcbe - 2021/9/6 20:57:00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70118/5206944.html

我读不懂《小王子》。

《小王子》在我家里十七年了,它是女儿初中班主任何老师送给她的。那时女儿13岁,她看完后对我说,妈妈你看不懂这本书。我不以为然,以为只是一本小孩子看的书,我没兴趣,也就没碰它。女儿倒是一直把这本书放在手边经常地翻看,她在书里有许多勾勒的语句,用铅笔留下了一些潜心领会的字迹。

她说这本书很好看,几次三番说妈妈应该看看这本书。我拿起这本书已是几年以后在开往上海的动车上,只想用来消磨旅途时间,5个小时是耐着性子读完,但我没读懂。我有些尴尬地告诉她实情,她说知道你看不懂,多看几遍吧。说这话的口气很像一个妈妈对待孩子。

我只是觉得这或许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它写给做孩子时的大人,嗯,这听起来有些拗口,“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然而只有很少的人长大后还记得这一点。”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很认同的,至少很多时候并没忘记我做孩子时的心思和诉求,即便,我没有得到那些。后来我让我的女儿得到了吧,是的,这是我能肯定的。

大人们总是难以弄懂小孩的内心世界,如同小孩觉得大人们的世界很古怪一样。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画出的所有东西都是倒着的。比方教她画一个气球,先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下方画一条线,她总是会把这条线画在圆圈上方。她画的小房子,房顶是朝下的,画一个小人,头顶地脚朝天。她的画一定是需要调转度来看的,不管你怎么说不对,她依然如故,这等情况延续了许久,幼儿园老师也好生奇怪。也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她的画又正过来了,从此再也没有倒回去。

我想她无从表达的幼小内心,是不是觉得妈妈的要求很是奇怪呀。就像小王子画的一头被吞进蟒蛇肚子里的大象,硬被大人们看成一顶帽子。这样解释,是不是显得我对《小王子》有些浅显的认知?

我真的不懂孩子的想法,我当然不懂《小王子》的盒子和羊,纵然我的想象天马行空,我仍然不懂那第三只羊,以至于我很懊恼。在我看完第二遍,这种懊恼还是没散去,但是我有了一丝体会来遣散我的懊恼,让我确认我对《小王子》真的获得浅显认知,召回我久违的初衷捯饬整理,铺开审视一番……

由此得出结论,我是该早些读《小王子》。其实我真的不确定自己有没读懂它,甚至没读懂,但我悟出了两个字:理解!对,就是这两个字。是可以成为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纽带的两个字,这对于我来说,当然无异于一件重大发现。我告诉自己,读书之道在于悟。那时候我正好在与青春期的女儿磨合,虽然已经不是那个莫名叛逆和无端摩擦的狂躁青春,那也还是大人们困惑焦虑的非常岁月。

客观上不懂《小王子》,主观上学会了理解,这似乎是很纠结的逻辑。但,真真切切地收获是在当时和以后的很多年直至当下,母女间尊重、倾听、沟通、共情是相处之道,所有这些得益“理解”,很神奇的两个字。

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常常记住这一点至关重要。若是忘记,大人们就会忘记来时的过往,年少的初衷,定然不会在意孩子的想法,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为了那个曾经“令己生厌”的大人。

朋友的女儿诉说她的郁闷,不满“令人生厌”的长者同事强势凌人,问我,她是没有年轻过吗?她不有个跟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吗?她难道不希望自己孩子周围有些个和善的长辈同事吗?…听听,这是位没有初衷的长者吗?她一定只是失忆了,忘记了她曾经年轻,忘记了她曾经是孩子。

我做幼孩时的索求早已不记得了,少年乃至以后的想法初衷,还是能记起的。许多年轻时可以践行的东西没机会实现,毕竟那时的父母身上都刻有年代的烙印,现在说来我不认同也算能理解。还好,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帮助女儿打开了几扇门和窗,让她的理想张开了翅膀,姑且算是我读《小王子》的学思践悟行吧。

三遍后,我以为读懂了《小王子》,虽然我一直试图探求式的读懂它,好像很难,也许这辈子未必能读懂,但并不阻碍我继续地去读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日说读书我读不懂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