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疫当前,勿忘好好学习,提升自我。
语文老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一个有使命感的语文老师必然是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和指路人。若能把“点灯”和“指路”完成的自然无痕,那就是最好的。
周忠玉老师教《藤野先生》,由这一课引导到《呐喊》整本书的阅读,从而深刻了解这一人物。
鲁迅先生写过对他影响很深的三位恩师,分别有寿镜吾、藤野先生和章太炎,其中他写藤野先生倾注了最多深情。
1.学生默读全文,找鲁迅先生希望能将《藤野先生》收入《鲁迅全集》的n种理由。
为我添改讲义
为我纠正解剖图
关心我解剖实习
替我诘责学生干事……
2.走进敬职的藤野先生
在这个过程当中,周老师出示了一些藤野先生介绍自己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藤野先生的亲切随和。如藤野先生介绍自己不是说我叫藤野严九郎,而是说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仅差几个字,就能够读出来藤野先生的亲切随和,这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表演感受到的。
再有,帮我纠正解剖图那段话——“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通过删减,通过学生读,学生会慢慢感受的藤野先生用商量的语气和鲁迅对话,而且能够感受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移动血管位置真实内心的理解。但是委婉中不失坚定,对学术不能只讲究美感,更要尊重科学。
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个和蔼可亲随和的老师,更是一个关心,体谅,尊重当时是弱国学生的伟大老师。
鲁迅先生取得了优异成绩时候,受到了其他人的污蔑。“这时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理,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我们可以还原情境,看看藤野先生怎样和干事们来交流,用什么样的语气表达出来?用什么语言说出来?比如我们用诘责的语气质问干事“你凭什么来污蔑我的学生?周君好学,你是无法企及的,你凭空捏造,完全不符事实……”你就是当时的鲁迅先生,你对藤野先生有怎样的情感?这在20多年后鲁迅笔下的文字里流淌着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感激。
“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
不倦的教诲
小而言之
是为中国
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大而言之
是为学术
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藤野先生是伟大的,伟大在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极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他是一位真正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无私的学者。他的信任和无私帮助,是开在鲁迅孤独寂寞心田里最温暖的花。这份温暖,给鲁迅以无比强大的战斗力量。
这样一位恩师,带给鲁迅无穷力量的恩师,在一般情况下,带着老师的嘱托会在医术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远。但是那是那地的鲁迅却改变了主意,弃医从文。这不但是鲁迅爱国的表现,更是老师对自己的引导和启发,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小说集《呐喊》就是解剖中国沉默的国民灵*,批判国民的劣根性的作品。最后老师让学生们共读《呐喊》,完成了从一课到一部书的一个跳跃。这就是跳板型本本的第一类——精读一篇引出一本或一类文。
再有就是王君老师执教的《小王子》。
王老师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学生从小就接触到英文,了解一些翻译的知识。因为《小王子》的译文有好几个版本,让学生通过那些简单句子的多版本的翻译了解译文要达到信达优雅的境界。信就是准确,达就是流畅,雅就是优美。除了准确表达以外,还要结合我们自己的用语习惯适时加上一些词汇,表达流畅。最高境界就是优美了。
通过一节课的互动学习总结出一段话让学生加深印象。
名著译汉挺艰难,母语不佳必枉然。
信达优雅是高标,文体特征需细掂。
斟词酌句有来头,积淀深浅高下显。
英文中文成知音,你帮我衬诞名篇。
老师不但总结的好,最后还用中美外交的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张璐。张璐给国家领导人在大型会议上做同声翻译,而且翻译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完美地做到了信达雅,让外国人中国人都折服。这一例子,不但现场给了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更给了孩子们一个高追求的起点。
两位名师,在跳板型文本的运用上做了很好的示范。
学习,借鉴,运用,熟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行则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