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难吗?
大家好,大家的复试都开始准备了吗?下面我分成两个部分来写复试经验,第一个部分是面试当天的流程回忆,第二个部分是如何怎么准备复试。SPRING
度无死角还原(我的)复试
专硕与学硕的面试时间一般是分开的,笔试一般是在晚上进行。我是提前到了重庆,住在二号门对面。没有一点儿逛学校的心情,只想把手里的资料再背背。数学不太好的我也没看过报录比、复试比例等。
不是说信息不重要,而是我心里清楚,知道这些信息只会给目前的学习增加压力,会陷入“我肯定考不上了,这么多高分”,“别人背了5遍书我一遍都没背完”的情绪中。说这个题外话,是想告诉21的考研er,现在初试已经结束,初试成绩已成定局,你能改变啥呀?当然是复试了!别再过度搜寻信息了,适量就好。
复试当天早上,是8点开始的。我在2号门坐校车到学院。考号我们是随机抽取的,我抽到的号码很靠后,所以到教室听志愿者学姐讲解了考试要求和面试规则以后,就到学院楼下的小花园去背书了。前面的同学考了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但是,中午我听到有同学被问到读过的书的副标题是什么,但她没有答上来。还有好几个这种我没有准备过的问题,瞬间慌得一批!查了所有我看过的书的副标题,开始和一起复试的同学频繁的交流,试图获得更多的信息来缓解焦虑。其实后来我想,10几分钟面试时间里,大家能记住的可能就是几个比较刁钻的问题,问的越多,也越在心态上压垮你了。今年的复试,也不排除会有你不会回答的问题,虽然考生们不能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但随时随地交流并不困难。我想说的是,考试顺序不重要,考试顺序靠后没关系,成绩排名靠前就行(狗头)。别人的问题难,不代表这个问题会被你遇到。提前声明,你可能会被问到1-2个不会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别怕也别轻视。同样,这个问题只针对你一个人,别的同学几乎没有适用性。在我候考的时候,(候考是指我前面有1个同学在面试中,1个同学和我在等考试),考场里传来老师们欢快的笑声。心态再一次崩掉。在多字之后,我终于进入了考场。考场一共有7位老师,我把简历递给最左边的一位老师,之后老师们传阅简历,我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了没几句,老师就打断我,问我本科上过最有用的一门课是什么?用的什么教材?后来老师又问了我西大必问“你读过什么书”,以及“你看过什么期刊”。你平时从什么途径读这些期刊呢?(tips: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从以前由陈力丹老师出现在由刘海龙老师出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一书中得知这些期刊,并在知网、期刊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