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英国乔治小王子的课程表遭到曝光。除了常规课程外,还有这些:
法语、意大利语、哲学、宗教课程、计算机课、戏剧课、艺术课、绘画课、芭蕾课、作曲、击剑、高尔夫、陶艺……
才5岁的小乔治,要学习的课程竟然有10几门之多。
不少网友评论说“王子殿下真可怜”“这么小学这么多”“小孩不是该玩吗?素质教育呢?”
不过仔细想想,每门课开得都有道理,这些课程背后不仅是知识,更能训练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00
数学、辩论、计算机会让孩子更有逻辑;
科学、地理、历史、宗教会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语言、法语、带给孩子们的是更强大的表达能力;
而戏剧、艺术、绘画、芭蕾、陶艺这些课程,能够给予孩子的,是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这些不仅不是“折腾人的”“没用的东西”,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与审美相关的东西,能够给孩子心灵提供丰富的营养。
正如余光中说过的:“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既然英国王室
都如此重视审美的力量那么审美都有哪些力量呢?
ONE
美感能熏陶气质
在一个有美感的环境里生活,能成就浑身散发着美好气息的人。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经典的文化、艺术的果实才能层出不穷!
TWO
品位,人与人之间得以区别的符号
一个懂得审美的人,是实实在在生活的人。欣赏曼妙的音乐、优美的诗歌、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舞出优美的舞蹈,这些事情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是我们灵*的构成部分,是我们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处。
THREE
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
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让人觉得舒服。审美是收拾的整整齐齐的房间,是出门前精心搭配的衣服,是朴素的书房里一束鲜花的芳香,是客厅里一幅不贵但珍贵的画。审美不是一掷千金,是一言一行、一花一叶、一粥一饭、一点一滴。
FOUR
懂得审美,会有不一样的眼界
一个不懂审美的人,即便他才华横溢、富可敌国,却很难获得精神富足、有幸福感的人生。他们容易缺乏对美的感知和热爱,他们对生活没有品质上的追求,他们的内心世界会空虚、荒芜、乏味、无趣,生活对他们只是简单的“活着”而已。这些都是金钱和才华都无法弥补的人生缺陷。
FIVE
审美对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一个人不懂得审美,即使衣着邋遢也毫无感知;一个社会不懂得审美,即使脏乱差,也会觉得是城市的常态。
美育对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对一个社会的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IX
辨别人生中的真善美
蔡元培先生曾经这样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美育中,会引导学生净化心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辨别生命中的丑与恶,形成真、善、美等自我鲜明的特征。
敲黑板
因此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刻不容缓!!!
但美育与那些实用性学科不同,它需要从生活点滴中逐渐积累,并不是通过多读几本书、多上几堂课就能轻易获得的。
“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要伴随孩子们的一生!
但如今因生活中的多种因素影响,父母无法长时间陪伴孩子,而社会教育又难以提供全面、优质的美育教育时,我们便需要找到一个替代物——它即能长期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又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美好”的体验……最终,我们找到了这样一套可爱的小家伙。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超级逻辑启蒙:与孩子平行的异想世界》
在意大利,有这样一位跨界奇才,他把“美”用到了极致,也把艺术玩到了极致。
他是标准意义上的斜杠青年,先来看看他的种种标签吧:
?他是博洛尼亚国际图书展上的常胜将*
?他是著名建筑设计师
?他是舞台设计专家
?他是图书设计师
?他是儿童玩具设计师
?他是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
?他还是法拉利国际展览舞台设计总监
他就是玩转艺术的跨界奇才——毛罗·贝雷伊
毛罗·贝雷伊针对孩子们的审美特点
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趣味横生的艺术世界
1.注意审美对象的外形美,喜欢带有鲜艳色彩的东西
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给孩子呈现什么!
记录色彩的美
颜色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而且颜色都太正了,搭配的色彩太美了!
这些颜色的搭配充满着高级感,这是很多孩子从小根本就接触不到,感受不到的艺术美感。而我们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并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细心的你会发现,这套书中有意在很多图案中加入了色谱,这个色谱可是很多艺术家离不开的工具。这种颜色的细微差别,恰恰可以让孩子看到色彩的奥秘,从小就拥有艺术大师般灵敏的双眼。
2.情感活动十分强烈,而情感是构成审美心理的要素
孩子来到野外,看见花、草、小动物,会高兴得又蹦又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
孩子不用去野外寻找兴趣点了,书里就隐藏着一个神秘有趣的小世界:大象、长颈鹿、小鱼、大树、小花···
3.想象大胆而又奇特
儿童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小鸟、云朵却画在地上。
同时,幼儿的审美想象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们把自己强烈的感情直接注入审美对象,审美想象则随着自己的感情而变化。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五本书,上百种卡片,孩子可以任意拼接自己想象中的小世界,无形中又锻炼了孩子对于色彩以及图形拼凑的感知能力。
4.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急于对各种事物做出审美评价的强烈愿望。
这套书,不仅孩子可以玩,家长当然可以参与其中,你可以用大人的眼光去拼凑你的完美作品,让孩子去评价,或者说双方相互评价,也能在无形之中让你了解孩子审美的变化。
当孩子拼出一个全新的场景,你可以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为什么用这个颜色”“拼的是什么”,让孩子给你讲述拼接背后的故事。
在讲的过程中也需要常向孩子发问,比如“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等问题。
如此,孩子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这一瞬间产生。
一位白色先生坐在楼梯上沉思,他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呢?他是在地球上,还是太空中?这条楼梯又联通哪里呢?
寄语
带着孩子去爬最近的山,看最近的海,为孩子增加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
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等。
相信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会洋溢在他的脸上,浸润他的内心,伴随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他的生命里发出光芒。
新浪微博
北斗童书商务合作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