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再见了,诚品深圳
TUhjnbcbe - 2021/3/3 15:40:00

Hey,

你好吗?

降温了,要注意保暖呀。

今年很早的时候,诚品生活深圳分店就在网上放出来消息:营业到12月31号,就会关闭。

上个星期,X发给我一张图片。

问我:还记不记得那个地方,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我回答:当然记得。

照片里,是诚品esliteForum空空荡荡的一方角落。之前诚品很多的活动会在这里举行。

时光回溯到年的夏天,某个周末的下午,这一方空间里十分热闹。大家都在期待着一场对谈,主角是许知远,他出新书了,是为了宣传新书而来的。

和X的相遇,便是在活动前排队的队伍中。我和X以及其它几个人都到得很早,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我记得当时我们都没有抢到网上的票,担心不能入场,所以都早早来排队,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候补入场。

我们聊天来打发等候的无聊时光。简短的自我介绍,都是不同城市来到深圳的“建设者”。有的已经安下了家,有的像我一样还在漂着,有一个是刚刚高考完的小妹妹。我们聊入户深圳,聊工作,也聊到许知远的十三邀,单向街,聊没有抢到之前道长(梁文道)来参加活动的票的遗憾,聊道长的《一千零一夜》,聊各自去过的一些地方,看过的一些展览,互相推荐艺文活动和场所……还建了个小群,取名“知远”。

那一天的“相遇”如此美妙。

我们都还在期待诚品能够再次邀请到道长。

可是如今,诚品要关了,道长呆在香港的家中录制八分这个节目。

今天,我也又再一次来到这一方空间,没有了昔日的热闹,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如此清脆。整个诚品都冷清了很多,各种杂货和生活用品的售卖商铺都在清理打包,书店里书架上的书基本上已经被清空了。

书店里有零星的人。

有的人在挑选着书,结账。书店最后几天的折扣力度很大。

有的人在台阶上坐着,认着地翻阅。

有的人和同伴在讨论诚品何时来的,为什么就要走了。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来和诚品告别的。对于热爱书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仪式,是一种遗憾,更是不舍得。

年,我知道诚品要在年底入驻深圳的时候,简直太高兴了。可是,比我更晚来深圳的诚品,却比我更早地离开了。我都能在这个城市撑三年,为什么诚品只呆了两年,就匆匆离场呢?

我们约好的要在这里看到道长的,要来看更多展览的,参与更多活动的。

两年的时间怎么就够了呢?

虽然心里很清楚,书店的也需要盈利来生存下去,可是感情上,不愿意让它走。虽然深圳还有很多书城,图书馆,独立书店,可是我相信深圳一定需要像诚品这样大型的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综合书店,让这个城市的人文和艺文生活更加丰富。

我和X说,强烈号召许知远带着单向街过来!

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我是被书滋养的人,是被书点醒过得人,是被书店抚慰过的人。

今年12月初的时候,某天几近崩溃,下班后躲进了公司附近商场的书店里,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零星翻阅了几页书,内心慢慢平复下来。走出书店,继续面对生活。

吉井忍在她的书里写到,希望不仅仅有24小时的便利店,也可以有24小时的书店,让路人在深夜也可以进去。我当时读到觉得很是温暖。

今天在书架上看到了一本书,熊云培的《追故乡的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曾困惑于村镇和城市之间,因为两者巨大的差异。失落于旧有事物的丢失。这本书给予了我一些答案。那段时间替我解开心结的还有《匠人》《乡土中国》……

后来,我才明白,如今在中国,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很多人都没有了“故乡”,很多人都有回不去的故乡,等等。

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这是后来才明白的事情。

我不能完整地描述出来某本书的内容,某次对谈活动的内容,但是每一段触动我内心的文字和话语,在当时已经进入我的身体,进入我的大脑,滋养了我,使我成为此刻的我。

对于一些人来说,电子书或者是网上购书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我来说,书店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滋养人的地方。也是一个避难所。也是一个可以聚集人的地方,聚集不同思想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与人相遇的地方,是自己与自己相遇的地方。

再见了,诚品深圳。感恩在这里的遇见,遇见小伙伴,遇见小王子,遇见许知远、于丹、封新城……遇见每一次的展览、活动,遇见每一次对我内心的触动。这些遇见让我成为了我,让我内心某一处得以安放,得以填满,得以抚慰。

再见了,诚品深圳。我期待着在诚品的故乡——台湾,也可以有美妙的遇见。

再见了,诚品深圳。我相信这个城市会有新的“诚品”。

今天的背景音乐是蔡琴的《最后一夜》,最初听这首歌,是看了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白先勇老师的那一期节目,里面有这首歌。和今天的主题比较吻合。

我越来越发现,我所喜欢的人和事务都是可以串联起来的。我只需要忠于自己喜欢的,并且不断探索,就会不断有美妙的各种“遇见”,圆就会越画越大。

这样真好。

日子里的话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见了,诚品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