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刚colin
我不知道将去向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千与千寻》
今早的上海,依然下着雨。
沏杯茶,坐到电脑前。对于写作来说,这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当然,在没有遇见“刘主编写作课”之前,我一定不会这么觉得。一个人赖在被窝里,聊天、追剧、刷微博,那才是下雨天的小确幸,不是吗?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随性无为的人,做事多凭喜好。从上家机构辞去项目总监的工作,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期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开始思考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如此脆弱,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
明天充满未知,我们究竟是该何去何从?
我隐隐觉得,答案就是写作——依托文字,在这世间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不清楚上帝有没有发笑,但我的母亲却是哭了。
母亲住在浦东,我婚后一直在浦西。这是我印象中,母亲第一次辗转两个多小时的公交,来到我的面前。聊了几句家常后,她郑重地把我拉到身边,就好像要开始教训小时候的我那般,开启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快两年了,你还不去工作,我和你爸都很担心!你爸现在晚上也睡不好……”
“这不用你们管!我又不是小孩子,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有些粗暴地打断了母亲的絮叨,突然提高的音量,甚至有些吓到了她。
“我就是来和你好好谈谈,你这么大声做什么……”
母亲停顿了一下,继续问道:
“那你现在究竟在做什么呢?”
这一问,好像把我推到了墙角,我无路可退,硬着头皮低声说道:
“我要在家写小说。”
“写小说?这个能养活自己吗?还是找个正经工作吧,工资少点也没关系,踏踏实实地……”
母亲还想说下去,我又一次打断了她:
“家里有房有车有租金,又不是没钱吃饭,我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做点有意义的事!把时间都花在赚钱上,和浪费生命有什么区别!像你和爸那样,工作一辈子,辛苦一辈子,现在回想下,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就不觉得遗憾吗?”
一顿连珠炮似地发泄,我有些激动地呼呼喘气。
母亲沉默了好一会,她抬起有些粗糙的手背,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角,有点哽咽地说道:
“靠租金总是不稳定的,你是个男人,是要撑起这个家的,我们老了也要依靠你。在家写东西,可以吗?”
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的耳根有点发烫,最后我还是用尽全身的气力或尊严,含糊地挤出两个字:
“可以!”
那次谈话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处于愧疚难过的情绪当中。脑海里总会想起*晓丹在《诗人十四个》里的那句话:
“去追求理想固然很动人,但是在有些时候决定不去追求那些唾手可及的理想,其实是一种更大的力量。”
坚持还是放弃?我有些迷茫,不知该去向何方。
直到无意间遇到了“刘主编写作课”,我才慢慢找到了方向。
从“5天写作变现营”到“21堂写作课”,无论是班长每天的“鸡汤”洗涤,还是导师每次的“鸡血”鼓励,都让我获得了莫大的信心和能量。一次次作业的置顶,一篇篇文章的过稿,似乎让那天留给母亲的“可以”两字,也变得逐渐响亮清晰起来。
更可贵的,在过稿后的“有书优秀作者群”里,我遇到了一大群同行的伙伴。
他们让我相信,这世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无论遭遇多少挫折、误解、失败,在这个忙忙碌碌、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他们都依然愿意把日子过得温柔有趣;依然愿意用手中纸笔书写人间草木;依然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一生。
与他们相比,我的痛苦不值一提,我的梦想又怎能放弃!
轻抿一口茶,窗外的雨这时似乎已经停了。手机里传来新的消息,打开一看,是母亲发来的:
“儿子,前两天看你的朋友圈,收到稿费啦?钱是不多,但只要你在做事,我们就放心了。”
我笑着在回复栏打上一行字:
“嗯,放心吧,妈妈。”
在这个世界上,我相信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想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我不知道哪天可以找到这个更好的自己,但我已经在路上!
END
以下是一个小彩蛋:今天是我们的编辑大大--朱刚colin的生日他才华横溢,江湖外号:“金句小王子”在生日到来之际,我们送他一首打油诗作为祝福:朱门金句多情生,刚柔并济绘音凌。加词遣句斟如许,油跃指间巍东风。HappyBirthday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