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书缘日志之一枚小书友
TUhjnbcbe - 2025/7/18 9:27: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所以,自己爱看的书、喜欢的作者,也能被他人视作珍宝,实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幸运。我很荣幸,也很感恩,能在一个十余岁小朋友的身上持续体会到这种“不足为外人道,只能被内行人懂”的快乐。

大概是去年的这个时候,第一次见到川川,一见面就喊了句“孙畅姐”,然后就跑跳着不见踪影。其实,他该叫我“孙畅阿姨”,毕竟我只比她妈妈小几岁。可矛盾的是,他妈妈爸爸又叫我爸“孙哥”(这奇妙的辈分),这就给我俩之间的称呼带来些许困扰,之后又几次聚会,我和他妈妈强烈提出过可以改口“阿姨”的建议,也真的把他叫到面前,提出改口需求,没曾想,这孩子瞪着我和他妈妈说了句:“不,我就要叫孙畅姐。”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也就不再执着于这个称呼,孩子比大人想得通透,那就各叫各的吧!

去年暑假的时候,他妈妈找到我,坚持让我来带他的英语,虽说内心有些忐忑,但也欣然应承下来,同来的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生(这个孩子值得另写一篇文章来记录)。暑假课程结束后离开学还有段时间,他妈妈苦于不知如何安置他,我欣然接纳,让他来我这里,正是这样一个决定,开启了这段忘年的“书友”之旅。

《哈利波特》全套七册,是川川在南山书屋读完的第一套书,可能也是目前最喜欢的。我会趁课程间隙和他闲聊几句,他也会一见我有空,就逮住问些或者关于读书或者关于我上学时经历的问题,偶尔我们也讨论讨论《论语》。《哈利波特》快读完之前,他妈妈跟我说了想好好保护好他爱读书的小火苗,又不知道该给他选什么书。我宽慰她:“放心,交给我。”然后,三下五除二下单了十几本精选好书(挖好书坑,等着这个小朋友自己跳进来)。他很快就找上来了,于是,每周借书还书在我这儿看书,成为了除上课之外的日常,这期间,他重读了《小王子》(因为见我在讲英文版《小王子》课程),又相继看了《夏洛的网》、《好心眼儿巨人》、《蓝色海豚岛》、《秘密花园》、梅格时空大冒险系列的同两本、《天使雕像》等,无一例外,他都很喜欢,只有读《秘密花园》的时候跟我说过:“感觉这本读起来没有之前那几本读得快。”我欣喜于他的敏感,也乐于给他解惑:“那当然喽!因为这本更深一些,你没看主人公都是少年么?”他一边怪我为什么这么早给他看,一边又露出一种被算计的无奈。可能是阅读体验感还不错,他越来越信任我推给他的书,每次换书,一两句话就能让他做出选择。

大概九月份的时候,他跟我说起,课堂上老师提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班上的同学有没有看过这本书(电影不算),只有几个人举手,老师又问,有没有人看过全套,就只有他一个举手。我立马听懂,这是在不动声色和我炫耀呢,我趁机问他:“那一刻,有没有觉着很自豪还有点儿开心?”他说:“有。”我淡淡地丢了句:“那就继续读吧!只要肯读,不愁没有好书。”

寒假的时候,他读完了十来本我推给他的书,元旦,我送给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每人一本书作为新年礼物,川川的是《华氏度》,这本书虽然不厚,但内容很深,和之前那些天马行空的扩充想象力的故事完全不同,但我深知:凡是爱书人,一定会喜欢这本书,所以,就“拔苗助长”一下。

不出所料地,这本书遭遇了他的坚决抵制甚至嫌弃,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老师,这本书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我连第一页都看不下去。”

“川川,你耐心看,万一就是因为第一页都没看,你才读不下去呢?我跟你保证,这真的是一本超级好看引人回味的书。只是,它确实对你现在来说,有点儿难。(后面一句很小声)”

“那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个时候给我呀?你晚两年,等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肯定读。”

“川川,我现在给你,是因为我相信你可以,也是因为我很迫不及待想把这本好书分享给真正爱读书的人。我没限制时间,但是,只有这本书读完,我们才开第一次读书会。”

“那我就不能换一本么?老师,咱们这样,我读三本其他的,来换这一个?还不行么?”

“不行!川川,虽然我一直给你推书,可读不读喜不喜欢其实是你自己的意愿,但唯独这本,是我给你的第一本必读书。以后每年的新年礼物都是必读的,没得商量。谁让,我花了钱呢!”(一边说一边露出很欠打的炫耀表情)

“晕倒…”

但其实,接下来的几个周,他都没能对这本书增加,哪怕一点点的阅读兴趣,可又实在想看书,我见他实在纠结,就随手指向那本目前最厚的《偷书贼》,“川川,你看到那本了么?那是这个阶段我给你选的最后一本书,预计是在明后年才会读的,如果你先读这本,我就答应你。”小孩都对厚书有畏惧排斥,但没想到他立马就同意了,兴冲冲地换了书。让我不得不反思:或许是我太严苛固执了,忽视了他还只是个三年级的小朋友,我自己都是三十多岁才读到的,于是,慢慢放下了之前的那份执念。

三月末的时候,收到他妈妈的一张照片,我立马知道他把《偷书贼》读完了,还是很为他开心,然后他妈妈就成了我们之间的“传声筒”。

最近疫情不通快递,幸好有之前的“存货”,不然精神就要断粮了,我一起挑了四本供他选择,他一进屋,我就问:”川川,是不是要换书啦?”“这次不换了,我决定就让它待在我家书柜里。”“可以,那你自己再来选一本。”(这是他第一次看完一本书,想把它留下,而不是还回来,我知道他对书的感情,因这一本,又加深了),接着,三言两语介绍了我选的那四本,没曾想,他虽然在认真听,但却一本都没拿。直接把之前无比嫌弃的《华氏度》取了下来,我笑笑走开,没有打扰他的阅读时光。

大概下课的时候,他问我:“也是科幻小说么?”

“对的,也也具有科幻成分,但和你之前读的那些又不同。”

“我觉着现在我好像有点读懂了。”

“所以呢?就它了?”

“嗯!”

此时,简直要流出老母亲般的欣慰泪水,推了三个月,终于初见成效。这次经历,也算是给我上了“徐徐图之”的一课:很多事情,慢慢来,不着急的,该遇上的一定会遇上。或许我也该改改这种说一不二的强势性格。

周三晚上,又询问了进度,另一个小朋友的爱丽丝,也开始读了。既然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的第一次读书会,也不远了吧!期待“小小读书人”们的分享。

我曾有个梦想:“全职的读书人,兼职的教书匠”,生活中常以“书月老”自称,能够真正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私人选书顾问”的心愿,便觉着,也算不虚此行,不负此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缘日志之一枚小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