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的路上,闺女开心地跟我讲,“妈妈,我今天又交了一个新朋友。”
“是吗?谁呢?”
“乐乐。妈妈,你知道吗,她今天叫我名字了,还跟我一起搭积木了。妈妈,乐乐特别好,说什么她都不会生气,我好喜欢她呀!”
“那你可要和乐乐好好玩啊!”我叮嘱闺女。
“知道了,妈妈。”闺女爽快地答应,跑到前面追她的同学去了。
(一)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乐乐的样子,个子很高,比闺女她们要高出一个半头,皮肤白白的,眼睛很大,很漂亮的一个小女孩。
她第一天入园就引起了家长们的好奇心,接园时,几个相熟的家长在一起谈论她,“咱们班今天又转来一个小女孩,怎么看起来好像比孩子们大两三岁呢?”
“就是啊,我也从监控里看到了,看起来像小学生啊,怎么回事?”
几个家长嘀嘀咕咕个不停,但谁也不知道她的情况。
几天后,再去接园时,大家已经把她的情况摸透了。
乐乐确实比同班孩子们大三岁,但是她是个自闭症孩子,一直在幼儿园附近一家康复机构做康复治疗,也因此,该上小学的她才来上幼儿园。
后来,我也渐渐发现了这个小女孩的“与众不同”。
接园时,她总是站在第一个,不管看没看到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往门外冲,但是从来没听到她叫“妈妈”;她从来不在幼儿园吃饭,也不在园里午休,每天到点妈妈接走她,随后再送回来;看监控时,其他小朋友课堂上特别活跃,小鸟开会般叽叽喳喳,她却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们闹,脸上也没有太多的表情;园里的各种外出活动,她从来不参加;班里的每日播报,也没有她的身影。
好几个家长在聊起她时,总会叹息一声,"这么漂亮的小女孩,可惜了!"
而她的家长,从来不参加园里组织的任何亲子活动,也从来不和任何家长聊天,接园时,总是静静地等在一旁,接上乐乐就走。
(二)
但是,有一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那天,乐乐成了班里的美食播报员,她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嘴里说出每道菜的名称,很慢,有些吐字不表,但是她最终完完整整地播报出来。
视频后面,老师激动地补充了一句,“乐乐小朋友今天很棒,她努力了好久,终于播报成功了!”
这段视频老师一发到群里,所有的家长都沸腾了,平日里在群里都不怎么发声的家长们,此刻毫不吝啬自己的语言,“乐乐,太棒了!”“叔叔给你点赞,继续努力啊!”鲜花、爱心、大拇指刷屏了......
满屏的祝福与夸赞中,乐乐的妈妈感动了,她谢谢家长们,更谢谢老师们的努力!
后来,每次看视频或是监控时,我都特意看一下乐乐的情况,发现她入园以来,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班里一起玩萝卜墩游戏时,她也可以跟着小朋友一起玩,虽然反应还有点迟钝;小朋友们户外活动时,她也不再缺席了;她开始排着队跟着小朋友一起在园里用餐,一起午休;有几次,我还看到几个小朋友围着她开心地说话......
虽然,乐乐依旧有一丁点与众不同,但是她的进步大家都看到了,她的妈妈也开始和家长们一起扎堆聊天了!
(三)
乐乐的变化,让我深有体会,对一个自闭症孩子,家长的辛苦付出与爱少不了,但是外人的关爱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看到,闺女的三个老师做得很好,她们没有把孩子当另类看待,而是当正常的孩子一样看待。
只要其他小朋友可以做到的,她们会努力让乐乐去尝试,她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所有班里的活动,她们都没有排斥乐乐参与,她就是集体当中的一员,她们鼓励孩子参与进来。
闺女与她的小朋友们也做得很好,孩子们没有一个人欺负过乐乐,哪怕是口头上的嘲讽都没有,反而,他们很乐意跟乐乐一起玩,一起做好朋友。
我们这些家长也都有一颗温暖的心!
有一次,乐乐曾经在下楼时因为着急,把齐齐从楼梯上推倒下来,磕青了眼角。乐乐妈妈一再说对不起,而齐齐妈妈看到齐齐只是一点小伤后,非但没有怪罪,还反过来安慰乐乐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每对父母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但是不幸往往不打招呼就会降临!
在我国,平均每68名孩子中约有1名自闭症,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超过万人!他们不应该被打上特殊的“标签”,他们同样渴望爱与被爱!
作为外人,我们不能充分理解这些家庭所承受的苦难,但是,我们可以给予这些“星星的孩子”更多的关爱,接纳与尊重他们,理解与宽容他们,让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最后,希望闺女的好朋友乐乐能快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