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李白救过郭子仪一命郭大将军笑了我以前见过
TUhjnbcbe - 2025/6/4 21:1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大唐名将郭子仪在历史上堪称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人物,在他的身上,流传着太多的故事,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很难让人分得清楚,看的明白。曾经有一首诗也这样评价他:“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意思就是郭子仪的功劳和名气盖过了战功赫赫的李光弼,而大诗人李白则是他一辈子难得的知己。

关于郭子仪和李白的故事,在史书上都有记载,说他们二人相识很早,可以追溯到郭子仪二十岁的时候,那时候的郭子仪刚刚通过武举,成为了一名国家正规军官,他在太原服役的时候,因为一个不留神,押运的粮草被烧了,按军法郭子仪要被处斩,在押赴刑场的关键时刻,他的救星出现了,那就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见郭子仪相貌非凡,认定这是一个在未来可以保护大唐江山的关键人物,一定可以立下大功,成就大器,于是便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最终救下了郭子仪一命……

这个事儿听起来很美吧?但如果仔细推敲的话,实在是很难发生,先从空间上看:郭子仪在唐代宗年间,就立过郭氏家庙碑,碑的背面,也就是碑文上,刻的就是郭子仪的“简历”,在这份简历中,看不到郭子仪有在太原工作过的经历。再参考李白游历太原的时间段,郭子仪那个时候对应的工作应该是在桂林都督府,或北庭都护府。这两个人怎么可能见面呢?

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也许郭子仪丢粮草的那段经历实在丢人,郭子仪给自己树碑立传怎么可能记录这种事儿呢?所以郭子仪年轻时候,刚刚成为唐王朝的国家公务员时,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往,他自己不愿意说,但别人会帮他记得,比如李白搭救郭子仪就算是一个例子。好吧,假设这个逻辑在空间上是存在的,那我们就按照时间再来推算一下:郭子仪通过武举成为唐朝武官,是在他20岁左右的年纪。而根据史料记载,郭子仪比李白大五岁,那么20岁的郭子仪即便“犯事儿”的话,那时候的李白不过是个在四川读书求学的“乡下小子”罢了,15岁的李白,怎么可能不辞辛苦从四川赶赴山西,救一个从未谋面的武官呢?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老乐还是想重复那个观点,古人有时候对数学逻辑实在是不敏感,经常不会考虑到实际年龄或时间线标准而信口开河,所谓的李白认为郭子仪是栋梁之才,那么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应该是李白用长者的视角审视着“小郭儿”,但实际上却又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似是而非的故事,就这样编出来了,虽不可信,却很热闹——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从古至今,都会有人在名人身上蹭热度,而且这种热度基本是一蹭一个准,管你真假,流传开了,自然就喜闻乐见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白救过郭子仪一命郭大将军笑了我以前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