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高,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或者影视剧里,大多数人对我的印象都是一个太监,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我不是阉人。
我出身在隐宫,那是宫里一个做苦活累活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劳改的地方,母亲因为犯罪,后来就一直呆在隐宫里。
许多人读书不精,《史记》里有一条关于我的记载是,赵高是“宦人”,有“宦籍”,很多人根据这一条说我是个太监。
但幸好有出土文物,为我表明了身份,根据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宦,就是在宫中内廷任职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职于宫内之人,相当于王或者皇帝的亲近侍卫之臣。
这个宦字,跟阉人没有必然的联系,那时候嬴政刚有了皇帝这个称号,内廷为官的还不都是太监,太监这个东西,属于惨绝人伦背弃祖先的,而我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祖先的身份,因为我也曾经是赵国的王室血脉。
战国时代,各国之间打来打去,打累了就坐下来谈判,签个什么条约,但大家感觉这东西又不可信,于是经常互相派质子。
我祖上就是赵国派到秦国的,后来就彻底留在秦国,娶妻生子,传到我父亲这里的时候,尽管那种辉煌的记忆还在,但是现实中已经丝毫感受不到了。
父亲在秦国是个低级的小官吏,尽管地位很低,但从小就教我各种法律典籍,因为在我们秦国,一个男人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去当兵,要目进入到朝廷,成为国家官吏。
好在我从小勤奋好学,在父亲的影响着非常认真的学习秦国的法律,甚至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我的学习一直很出色,当时的秦国法度森严,只要你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能够升迁。
在多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之后,我终于进入了秦国的中央,担当了尚书卒史,这个功罪是直接在秦王身边从事文秘工作。
因为我的工作非常出色,所以很快我就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被嬴政看重,选拔我做了中车府令,我日常的工作就是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驭,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亲近不能担当。
慢慢地我就成了秦始皇身边最值得信任的人,他甚至把儿子胡亥交给我,让我做他的老师,正是这个决定,让日后的我成了千古骂名的开始。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扶苏和蒙家兄弟是穿一套裤子的,当年我曾经被蒙毅审理,差点丢了性命,幸好嬴政看在我有才华的份上,又把握官复原职。
要是扶苏那小子当了皇帝,我肯定没什么好下场,于是在嬴政突然死亡之后,我就毫不犹豫地决定干一票大的,篡改诏书,让我的学生胡亥当皇帝。
扶苏这小子满脑子浆糊,人生赌徒莫不如从,我赌他见到诏书之后,是不会向嬴政求证真实性的,果然是富贵险中求,扶苏这小子一死,胡亥这皇位也就稳了。
为了报复,为了权力,或许兼而有之,总之我杀了很多人,嬴政的子女们全部都杀光,李斯和王绾也都被我杀了,这万世的荣华富贵我要定了。
天下突然间就遍地的反秦势力,这不是我的错,都是嬴政穷兵黩武的结果,就算让扶苏当皇帝,面对项羽,秦朝的主力部队,也不一定能打的赢,况且在南方那几十万军队,根本就回不来了。
李斯死的时候说,居然说还想回到当年在东门牵黄狗玩的日子,真是没出息,大丈夫做事,当永不后悔,至于说结果,太多事是个人根本无法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