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大明小子我心中的武侠
TUhjnbcbe - 2025/5/15 17:21:00

(一)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有争斗。这世界本没有江湖,争斗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江湖。

悲观者说江湖不会永远太平,乐观者说江湖不会永远不太平。

不管太平与否,一个人在江湖是很难混的,所以有了门派。

有人说江湖的门派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错了,远不止。

只要还有武侠小说家,只要这帮人还能胡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江湖的门派是无数的。

在阅读本书之前,你需要知道三派两教一门。

三派是少林派、武当派、五岳剑派。

少林派是江湖的泰山北斗,是江湖中唯一享用国家体育总局中华武术协会特别津贴的门派。

一千几百年前,年轻的达摩怀揣着国际主义精神、不求利己但求利人的精神,从西方一路乞讨(也叫化缘)来到中国,向当时的政府申批了一块地,创建了少林寺。

传说中的达摩佛理精通、武艺高强,一手包办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

我查阅了一下史料,发现达摩是否佛理精通很不好说,因为他普通话讲得不好,大家很难听懂他讲得是什么。很多人不远千里来听他讲法,只不过图个稀罕,瞅一瞅讲鸟语的外国和尚顺便到嵩山旅游。而武功方面达摩非但不精通简直就是一窍不通,他编写的《易筋经》不过是一套融合了佛法的强身健体的广播体操。

在隋末的时候,少林已经拥有不少土地,并把它们租给嵩山附近的农民。当时年景不好,农民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交租,少林僧人便成立了催租大队,这便是少林武僧的雏形。

这帮人为了能完成任务,得到提成,不得不采取点暴力手段,发明了不少打人整人的新方法,少林武学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后来少林武僧投机秦王李世民大获成功,得到了更多的土地,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少林武僧开始挖空心思钻研武学,务求每个人都能收拾一批农民,少林武学渐渐丰满起来。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少林派非但不能成为天下第一大派,而且有可能被农民革了命。

幸亏慈仁大师横空出世。

慈仁大师是唐朝末年人,在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摒弃恶习,提倡素质教育,提出存善存仁思想,推动武功佛法一体化进程,淘汰了一批文化程度不高的僧人。

当时有一位少林的元老级人物替这些人求情,恳请他将这些人留寺观察,他语重心长的说,这些人连释迦摩尼就是如来佛都不知道,怎么能指望他们宣扬佛法呢?!

在他的努力下,少林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少林僧人多次义务参加抢险救灾工作,仅慈仁大师在任期间,少林寺荣立集体一等功5次,个人一等功10人次,群众好评如潮。

与此同时,少林的佛法武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少林武术整体框架形成,少林寺成为江湖第一大派。

由于少林派曾经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五祖以后慈仁大师以前的历史在武侠小说中鲜有记载,这段史料我也是查阅了大量野史,历尽千辛万苦才从路边地摊得到。

武当派是由张三丰一手创立,张真人出身少林,后不知何故改信道教,因为信仰问题被少林寺除名。

别的道士热衷于炼丹,他却热衷于练武,当别的男人还在自慰的时候,他已经在自创武功了。

他自创的武功品种有:两仪剑法、龙虎十八斗、太极剑法、天蚕神功等等。

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武学成就,是因为塑造他的武侠小说家太多了。他具体练的什么功夫我不好说,因为在武侠小说这个圈子里混,是不能拆别人的台的,以上武功排列顺序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相信不会得罪任何人。

张真人长寿,活了一百二十岁,晚年热衷于看武侠小说,因为在武侠小说中武当的地位总是超越不了少林而郁闷不已,最后因为一部武侠小说对武当只字未提被活活气死。

五岳剑派是个大联盟,包括华山派、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和恒山派,其中恒山派信奉佛教,其他四派信奉道教。

除了华山派在武侠小说中有较高的出镜率外,其他四派只在《笑傲江湖》中结结实实露了一把脸。

五岳剑派在和日月神教的斗争中崭露头角,成为江湖中可以与少林、武当齐名的大派,可是却不知为何在几年之间集体衰落,给江湖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大明一百一十一年,嵩山派掌门兼五岳剑派盟主左见志提出五派合并,取消各自番号,统称五岳派,遭到与会人员坚决抵制。

一百一十三年,一向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泰山派掌门楚长生创建泰山镖局,然而仅仅三个月后,他就在一次押镖途中遭袭身亡,同行镖师无一幸免。

亲嵩山派代表、楚长生师叔方玉阁接掌泰山派,开始大清洗运动。楚长生二子楚天平和楚天安被迫逃亡,楚天平投入华山派,机缘巧合遇到传说中的风波亭,学到了绝世武功独孤九剑,成为一代大侠。楚天安下落不明。

一百一十五年,衡山派老二刘啸风厌倦了江湖生涯要金盆洗手,可就在洗手那天,嵩山派老二绰号“丁二胖”的丁力带领大批高手突然闯进内堂,绑架了刘啸风的父母妻子,逼他说出与魔教右使曲政风勾结内幕。

结果是谁也不知道刘啸风到底有没有勾结曲政风,而刘啸风一家只剩下幼子刘天明。

衡山派老大莫文尉并没有出现在洗手典礼上,之后也没有人再见过他。

江湖传言,莫文尉与刘啸风一向不和,此次事件有可能是他同嵩山派勾结所为。

一百一十八年,华山派掌门岳松涛与妻子宁小凤为纪念结婚二十周年到江南旅游,途中遇袭身亡,华山派由大弟子英明强接掌。

同年,恒山派单方面宣布退出五岳剑派。

一百一十九年,恒山派赴福建无相庵进行佛事交流,途中遇袭,幸亏华山弟子楚天平出手相救,才免于全军覆没。

清理战场时大家发现了大批嵩山派弟子的尸体。

事后楚天平消失。

一百二十年初,恒山派宣布解散。

同年八月十五,四岳并派大会在嵩山举行,华山派缺席。

八月十五夜,嵩山派根据地太室山大火。

八月十五后,嵩山派从地球上消失。

年底,恒山派复派。

如此种种,令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五岳剑派最神秘的并不是这些。

五岳剑派最神秘的是风波亭和他的江南娶亲。

风波亭是华山派剑宗代表人物,他成名并不是靠华山剑法,而是独孤九剑,他如何学得昔日无敌门门主独孤求败的绝学一直是江湖难解之谜。

一个名门正派的弟子会点别派的武功不稀罕,但是系统的研究别派的武功就令人匪夷了,说不好听点,这就是剽窃,牵扯到人品问题。

但是没有人去指明这一点,因为风波亭是大侠。

比风大侠更神秘的就是他的江南娶亲。

华山派一直以来存在气宗与剑宗的门户之争,两派所持理论不同,气宗侧重练气,剑宗侧重练剑。两派的矛盾越积越深,一开始骂街,后来发展到拍板砖,最后到了一见对方就觉着恶心的地步,于是大家决定在华山玉女峰自相残杀。

剑宗以为他们赢定了,因为他们有华山派最优秀的选手风波亭。他们甚至已经在筹划庆功会,筹集好死难者家属的抚恤金,并随时准备签署驱逐令,让气宗滚蛋。

然而滚蛋的是他们,而且滚的不多,大部分人横尸在玉女峰。

就在决战之前,风波亭却要去江南娶亲。

剑宗懵了。

决战当日,玉女峰上。

胆怯的剑宗刚想问问要不要点到为止,剑下留情,气宗已经如狼似虎的冲上来了。

结局可想而知。

我们再看风波亭同志,他到了江南却找不到婚介,空手而回发现和自己持相同理论的同志都被气宗阴了,大呼上当,恨不能一头撞死。从此其人不知所踪,神龙不见尾也不见首。

很多人认为是气宗新领袖“君子剑”岳松涛下的套,所以背地里叫他伪君子。

江南娶亲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要打一个问号。

这是金庸先生提出来的,他并没有详细说明。

其实到底有没有江南娶亲,这也要打一个问号。

读金庸的小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父亲总比女儿大四十岁左右。比如,岳不群六十多岁,岳灵珊只有二十来岁,任我行六十多岁,任盈盈只有二十来岁。

我们分析一下几种可能性。

四十岁的岳不群和二十岁的宁中则结婚。

他钻研专业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不像几百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八十二岁的杨振宁可以娶二十八岁的翁帆。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老夫少妻,只有老夫少妾,而且这都是有钱人干的事。

二十岁的岳不群和二十岁的宁中则结婚。

这是唯一合理的。

这样的话他们在四十岁生岳灵珊,那么他们俩早些年干什么去了,研究怎样优育?

于是我想到了这样一个剧本:岳不群痴迷练武,冷落了宁中则。一年中偶尔工作几次,却都是例行公事,马马虎虎,导致宁中则无法受孕。

可是宁中则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正常的女人都有需要,尤其是在三四十岁如狼似虎的年纪,她可能经常会在自己的卧室里自己满足自己。

在她四十岁的时候,一个月光姣好的夜晚,岳不群在月光下冥思苦想华山派的发展前景。

宁中则在房间里对着一地的光华轻轻呻吟。这时,忽然有一个黑影进入房间。

这个黑影有可能是岳不群的师兄弟,或者是他的徒弟,或者是到华山旅游的游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十个月后岳灵珊同志出生了。

如果宁中则知道我有一个这样的设想,一定会杀了我的。

老娘又不丑,凭什么到四十岁的时候才有一夜情?

同理,为什么风波亭四十岁的时候才性欲勃发想起娶媳妇?

是练功练的太苦闷需要发泄?

如果是这样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江南去解决生理问题吗?!

堂堂气宗就设这种圈套?

堂堂大侠就钻这种圈套?

金庸先生一向注重逻辑,所以能讲得通的事情他才会胡诌,讲不通的事情,他向来一笔带过。

我可以告诉大家,岳灵珊这个人物并没有生活原型,是纯粹虚构的人物,岳不群和宁中则的生活原型岳松涛和宁小凤没有孩子,但是《笑傲江湖》这么一部百万字的巨著没有她还真不行。

五岳剑派的事情扑朔迷离,业内人士都说不清道不明,金庸先生又怎么能知道呢?

就算说得清道得明,又怎能向他这个圈外人道呢?

就算他全都知道了,写成报告文学也就十万来字。

十万字,稿费很可怜。

既然不知道,也不能写得太少,那就只能胡诌,这是武侠小说家一贯的风格。

两教是明教、日月神教。

明教起源于波斯,后传入中土。在元末的时候领导了一把农民起义,它的教主朱元璋当上了皇帝。

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把明教从内地迁往西南边陲,说是让他的兄弟们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顺便支援一下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开国皇帝都怕他的兄弟们说“想当年我们兄弟打江山的时候……”,何况朱先生有一个教的兄弟。

明教的兄弟精神饱满(当然是装的)开赴云南,却没想到政府暗中指使一个叫任逍遥的头目搞分裂,拉出去几个兄弟几杆枪成立了日月神教。

日月神教在政府的扶助下,短短几年之内,发展成比明教还强的大教。

所以说想发展还要靠政府支持,反对政府是没有好下场的。

(特此警告一下几百年后的藏独和台独分子不要太嚣张!)

本来拥有乾坤大挪移的明教灭日月神教应该很轻松,可惜日月神教创始人任逍遥也相当厉害。

他的二姨的三表叔是前朝的太监,在宫中从事类似于公务员性质的工作,就是一天到晚没事干,可是那个时代很讲究按劳分配,所以他的工资少的可怜,没钱赌博找小姐,当然有钱找小姐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这位太监为了打发宫中寂寞的生活,开始研究武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写了一本专著《向日葵宝典》。

后来元朝亡了,这本书就到了他的远亲任逍遥手里。

向日葵宝典厉害的一塌糊涂,只是练之前要做睾丸切除手术。

明教与日月神教在云南暗中较劲,互有胜负。

日月神教在任自在、东方雄起时代风头完全盖过了明教,而到了上官穗时代,则全面落于下风。

上官穗没有练向日葵宝典,而同时代的明教教主张云易练成了乾坤大挪移的第七重。

乾坤大挪移的第七重实现了时空转换,可以把人送到另一个空间,我们权且把它称作N空间,它具体在哪里就连张云易也不知道,只是某人中招后,大家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人。

一门指的是天龙门。

元灭大理后,大理贵族流亡团成立了天龙门。

天龙门的绝学六脉神剑,那也是相当厉害的。

它自成立以来比较低调,在江湖谁也不惹,与大家相安无事。

天龙门现任掌门段奕宏。

好了,门派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有人或许要说江湖这么些个门派你是不能一一介绍,但是有两个门派不介绍是不合适的。

我知道您指的是峨嵋派和丐帮。

写武侠小说没有这两个门派确实不合适,但我却不能写。

峨嵋派的组成一直以来存在争议,金庸武侠中的峨嵋派只有女子,而古龙武侠中的峨嵋派有男有女。

在武侠小说界混,得罪他们谁都不合适,尽管这两个人都已不在,但他们的粉丝很疯狂,曾经有一个圈外人士彪呼呼的写了篇骂金庸先生的文章,被金先生的粉丝骂了个狗血喷头。

所以如果我要写峨嵋派,非得加上太监不可。

话说回来,即便我不怕他们的粉丝,我也不写峨嵋派。

金先生说峨嵋派的创派之祖是郭襄女侠,结合他的另一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我们可以知道郭襄女侠是黄蓉女侠在四十岁时生产的。

我不会采用他的说法,因为我一直并且坚决反对在武侠小说中出现高龄孕妇。

须知武功高低与生育能力是不挂钩的。

古龙的说法可信度比较高,但我也不采用。

因为我这个人思想比较不健康,一个门派里若是有男有女,很容易被我写成黄色小说。

再看看丐帮。

丐帮是武侠小说为江湖所设的最大骗局。

江湖没有丐帮。

若是你看见一个乞丐身后背着麻袋,你会不会觉得很滑稽?

天下的乞丐同志们能吃顿饱饭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时间组建帮派。

降龙十八掌,我真佩服小说家玫瑰般的想象力。

十八掌我没听过,十八摸我倒听过,但不是降龙牌,也不是丐帮出品。

(二)

时间:二十五年前。

地点:岳麓书院文学写作课教室。

老师很激动。

他指着一副画像说:“各位同学上眼,这位就是岳麓书院文学系最优秀的毕业生,整个岳麓书院的骄傲,我曾经的学生慕容粉丝。他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像《北京,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北京向右》,《北京樱桃》,《原谅我黑白颠倒》……大家一定要以他为榜样,为我大明朝写出更多平民化作品。”

老师讲得口水乱飞,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只有后排的一个学生在想着自己的心事,他在想,为什么那个人不让我练武?

他的名字叫秋季高。

(三)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确实不错,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奠定了武侠小说写作的一个基调。

但是江湖人都很讨厌他。

当年他翻越三山五陵,采访各大门派,说是要帮人家挖掘历史底蕴,宣扬门派文化。人家一听是义务宣传,自然很高兴,热情款待这个小青年,可谓是知无不言。

但是作品一出来,大家都傻眼了,一招一式都描写的很详细,这哪里是宣扬文化,分明是侵犯知识产权。

这些都在其次,金先生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得罪两个姓。

自宋朝以来,杨姓人一般都愿意说自己是杨老令公的后人,尤其是名门望族都供奉着杨令公的画像。

他们的这种崇拜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一个姓杨的乞丐讨饭讨到了杨老太爷的门口,为了讨点好的,说自己也姓杨,和杨老太爷是本家,立刻会挨一巴掌。

“就你,也配姓杨么?”

当年施耐庵写杨志入伙梁山和朝廷对抗,差点被人砍死。

可是金先生偏偏要写软骨头民族败类杨康是杨老令公的后人,还写小龙女在做杨过女朋友的时候被全真教的尹志平那个了。

好了,你敢这么写,我们就要弄死你。

偏偏金先生利令智昏,在他的名作《倚天屠龙记》里对我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不敬。

皇上的屁股是摸不得的。

金先生落了个身首异处。

据说他转世到了清朝又写了《鹿鼎记》和《碧血剑》,后来他转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把自己前世的文章整理成集,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鉴于这个教训,本文向江湖各大门派保证,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写的不写,只对无关紧要的死者进行引人入胜的扭曲歪曲。

(四)

本文下流的地方不少,但不下流的地方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明小子我心中的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