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无奇,也许中国人听得最多的就是卖主求荣的奸臣,而在日本军队中,很少听到这样的说法:“留兵”。“留用用兵”,是指日本战俘为了活命加入八路军。
但今天要谈到的这个大人物,尽管他是日本人,也是八路军的一员,却和“留用兵”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日本人的心中,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他自愿加入八路军,甚至私下改变了真实年龄。
年,他出生于日本九州地区的福冈县。在这个崇尚武士精神的家庭里,父亲却是个例外,因为他对铁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日本铁路公司工作。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的父亲被安排到中国为“伪满洲国”服务,5岁的沙原惠也因此来到中国,与中国结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开始,沙原惠的生活还算平和安稳。但就在日本战败前夕,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砂原惠还没来得及悲伤悲伤,日本方面就宣布投降。这时日本军民在中国乱作一团,沙原惠和自己的母亲为了勉强度日,只好为中国人办事。仅仅15岁的时候,沙原惠就在中国的一个地主人家养猪放牛。由于他聪明机智,待人谦恭有礼,当地村民对他和他母亲都很好。
这种温情脉脉的感情给这一家人带来了光亮,沙原惠心中一直很感动。在年,当他回到他年轻时住过的那片黑色的土地时,他曾对记者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中国人对他家庭的淳朴之情。也许,正是这种心态,使沙原惠后来自愿成为八路军。
一九四八年解放战争爆发,他改姓“张荣清”,并取得了“雇农”的身份。这种身份意味着他们一家在当时是全中国最贫穷的家庭,甚至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但也正是因为这一身份,使他有了福气,在土地改革的时候,沙原惠得到了一块土地。经过短短的十年,他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少爷,沦落为一个放牛娃,现在又成了一个淳朴的农民。
这种身份的转变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他看到了新旧时代的变化,沙原惠说,他愿意帮助那些尚未获得解放的人们。所以他毅然加入了八路军。那个时候,他的年龄还没有达到标准,为了能参加比赛,他甚至私自改变了自己的年龄。可见他想参军的心有多坚定。沙原惠在参加解放战争时,义正言辞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沙原惠已经如愿以偿地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九团,后来又编入步兵师,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一员。身为步兵师的侦察员,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屡立战功,多次获奖。
据他后来回忆,在平津战役中,他记忆最深的是自己假扮成卖糖葫芦的小贩,潜入北平打探敌情。因此,冰糖葫芦拿得太多,背上背得很疼,所以干脆把它分给了沿街玩耍的孩子们。小孩子看见他像“圣诞老人”一样分发冰糖葫芦,他们围着他转,热火朝天,让沙原惠心里很高兴。
一九五○年,他跟随军队来到朝鲜战场,也递交了共产党的申请书,说他当时在填表格时,没多想就填了:中国人。之后,从朝鲜战场回到东北老航校工作时,他看见日本人在食堂吃着白米饭,便想起自己仍在战场上的队友,心中又气又痛,破口大骂这些日本人就是“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