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任安既没有参与戾太子的兵变也没有镇压,为
TUhjnbcbe - 2025/4/4 21:37:00
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90821/7612844_0.shtml

写下伟大著作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作《报任安书》,里面感情充沛,心情激愤,表达了司马迁为了写下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在文中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比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比如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文章语句酸楚沉痛,饱含感情,是千古名篇。这篇书信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当时任安因为戾太子一事被汉武帝论罪下狱,判决腰斩。在仁安临刑前,司马迁把这封回信回给了任安。可是任安非但没有参与戾太子的兵变,也没有参与镇压戾太子,汉武帝为什么要变乱平息后还杀死了他呢?

当时,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与汉武帝互相不通消息。刘据担心江充诬陷自己谋反,又怀疑当时身在甘泉宫的汉武帝已死,怕自己重演秦朝公子扶苏的旧事。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调动长乐宫的卫队杀死了江充。逃到汉武帝那里的官员和左丞相刘屈氂都说是太子谋反,汉武帝在蒙蔽之下大怒,调集军队平叛。

汉武帝从甘泉宫返回,来到长安城西建章宫,率先掌控兵权。刘据则来到北军军营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闭门不出。最后双方在长安血战五天,太子战败,在逃亡路上自杀。太子死后,他的妻子、儿子都被杀,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自杀而死。因为支持、同情太子而死的大小官员与民众,高达数万人。巫蛊之祸至此终于画上了句号。

然而,汉武帝很快就回过味来,他觉得太子非常无辜,处死了镇压太子的丞相刘屈氂,又诛杀了在外征战的李广利以及已被刘据杀死的江充等人的家族,清洗了反太子派。就是这个时候,两不相助袖手旁观的任安也被下狱论罪,最后处死。那么,任安非但没有参加戾太子的兵变,也没有镇压过太子,为什么还被汉武帝杀了呢?

汉武帝自己是这么说的:

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

意思是说任安首鼠两端,保持中立,这就不忠心的表现。既然不忠心,那就是当死之罪。实际上,当时任安有两个选择。一就是任安可以当面拒绝太子,表示不受节。可任安是卫青的门客出身,深受卫太子一系重恩,他是没办法当面拒绝太子的符节的。第二就是接受符节,帮助太子出兵。这是一个实质上的谋反行为,任安并不确定自己当时跟着太子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卷入谋反失败了毫无疑问会被灭族。

于是,任安选择了中立,受节但不出兵,做观太子成败。这是手握兵权这一决定性力量的成熟官僚在局势混乱时的最稳妥选择。可惜,最稳妥的选择不代表是最佳的决定。因为在汉武帝的眼里,你帮助太子是谋反,镇压太子是心怀不轨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都是要灭族的。至于任安的中立,那是有二心,照样难逃一死。不过任安只是自己身死,没有连累全族,也算是个好结果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任安既没有参与戾太子的兵变也没有镇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