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朋友,欢迎来到我的自留地,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山东一座历史文化丰厚的小城--肥城。
▲肥城城市雕塑在山东提起肥城,就会想到肥桃。作为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如今正是蜜桃成熟时。今年的金秋品桃节,以“君子肥城、佛桃飘香”为主题,活动内容突出“丰收与收获”,游客来到肥城后,不仅能品尝到味美香甜的肥城桃,更能体验肥城的宜居宜游,感受特色鲜明的桃文化。
肥城桃花开放盛景那么问题来了,肥城何以被称为“君子之城”?这个话题还需从古代的君子说起。在古代,君子本义是“君之子”,跟王子、公子一样是高贵身份的象征,君子首先是要“治民”的,治民“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诚之为贵”,必须起到表率作用。总体来说应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君子怀德。君子要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第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非常坦然,不遮着,不盖着,不掩着,不是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人。第三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讲的是思维方式。只要是君子,一定不极端。第四,君子有礼。我们说“温良恭俭让”,一整套礼节都是由君子来示范的。第五,君子知耻。君子之道,“知耻”很重要。
▲孔子解释君子之义知道了君子的定义,那么就跟小编来看一下肥城君子之城的来历。这跟肥城历史上一位大人物,也是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说起。他就是左丘明。
提起左丘明,或许有人不了解,但提起《左传》,大家肯定知道。对,他就是作者。很牛的人物吧。
左丘明人物碑刻据史书记载,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和》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左丘明墓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就连孔子老先生都尊称其为“君子”。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美称。
肥城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左丘明开创的君子文化对肥城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崇文尚德的精神,一直被肥城人所弘扬。近年来,肥城大力营造君子之邑、好人之城,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目前,肥城有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获全省道德模范,1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45人荣登山东好人榜,2人获全国最美志愿者,7人获全省最美志愿者,公民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我的故事讲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举举你发财的小手,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