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可是,用物质财富堆集“富养”长大的女儿,真的能够满足父母的期望吗?
01
去年冬天,朋友的妹妹结婚了。
但婚宴现场,女方的家人没有一个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们注视着舞台上一袭白纱的女孩,所有的担忧与不安,都写在脸上。
特别是朋友的父母,在女儿说出“我愿意”的时候,泪水盈满了眼眶。
他们捶胸顿足道,这闺女好歹也是富养长大的,怎么会嫁给这样的人啊。
02
朋友家的教育观念与一般家庭不同,他们是典型的重女轻男家庭。
朋友虽然是男孩子,是哥哥,但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要事事让着妹妹。
上学时,只要妹妹开口,零花钱必定少不了。而朋友有什么想买的,却只能自己偷偷攒钱,父母是从来不会在他固定的零花钱基础上额外给他钱的。
工作后,朋友的工资每月除了供自己吃穿用度,还要贴补家里。
而妹妹的工作薪水微薄,却因为还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仅自己没有一分钱存款,还经常需要家里贴补。
朋友的家庭条件也只是一般,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也就这么两个孩子。
但他的父母,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的观念。从此便将这个观念,认真深刻地执行了下去。对女儿的需求有求必应,却从来听不到儿子的呼喊。
用他爸爸的话说就是,我从小让我的女儿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她就不会被外面那些随随便便送她廉价礼物的小伙子骗走。
03
可怜天下父母心,却养不出一个懂事的女儿。
因为从小的娇生惯养,被全家人宠爱,朋友的妹妹性格飞扬跋扈,对万事万物都不放在眼里。
朋友念高中时,正是需要体力和营养的时候。但家里却只盯着妹妹,对朋友提出的需求充耳不闻。
最惨的时候,朋友在食堂里天天买馒头,就着辣椒酱和水,吃了一个礼拜。
可那个时候,他的妹妹在干什么呢?
逃学,打架,谈恋爱。所有青春期中二时的所作所为,在他妹妹的身上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朋友考上大学那一年,妹妹连高中都没考上。
她随便找了个中专,念了不到一年,就退学去了南方打工。
04
朋友说大概是前年,妹妹第一次,把自己的男朋友领回家,让老两口伤透了心。
因为他们觉得,从小到大都捧在手心里怕化了的,富养长大的女儿,怎么着也得找一个家境良好的男孩儿谈婚论嫁。
但他妹妹领回家的男孩子,没什么本事也就罢了,家庭条件还特别差。
朋友的母亲在家捶胸顿足了好久,说不知道这男孩子给女儿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闺女,甘愿和这小伙子一起,租着廉价的农村房,穿着从二手市场上淘来的衣服,在菜市场选购特价打折的不新鲜蔬菜,作为一天的口粮。
朋友的父亲,更是对这个从小都舍不得吼一句的老闺女下了通牒:“你要是敢跟这小伙子结婚,就不要认我们做父母!”
作为哥哥,朋友一想到妹妹的男朋友,都恨不得把他揍一顿。
“我真想知道,这小子有什么资本,敢和我妹妹在一起!”
05
可是,陷入爱情的女孩子,最容易飞蛾扑火,不顾一切。
家人苦口婆心的劝她,威胁她,请求她,她都完全不为所动,竟然在某天离家出走了。
再回来时便是去年冬天,她拿着一张化验单告诉父母,自己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面对执迷不悟的女儿,父母能有什么办法呢?
男方因为家穷,不仅没给一分钱彩礼。还收了女方父母因为担心女儿吃苦,而准备的好几万嫁妆。
06
很多有女儿的家庭,都受了这句“女儿要富养”的鸡汤毒害。认为有了女儿,就是要无止境的满足她的物质需求,让女儿从小锦衣玉食。这样长大之后,才不会投入穷小子的怀抱。
但实际上,所谓的富养,不仅仅是指物质方面。
把富养理解成。只要对女儿的需求全部满足,舍得花钱就行,这实在是太简单了。
那些只在物质方面对女儿极尽宠溺的“富养”,很有可能会像朋友的妹妹一样,养出一个骄纵、挑剔、执拗且任性的姑娘,让父母操碎了心。
除了物质财富,女孩真正应该拥有的,还有充盈的精神财富。
在保持正常物质给予的同时,还要教育女儿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更为强大的心理。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对自己的清醒认知。
让女儿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养。
北鱼,文学硕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认真写文,愿煮字为药,疗愈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