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毒害孩子的,并不只有假小猪佩奇
TUhjnbcbe - 2025/1/14 20:21:00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111/j3uzb6c.html


  前几天,一篇《儿童恐怖动画流入中国,别让假小猪佩奇毒害了你的孩子》突然间在兔妈的朋友圈刷屏了。


  家长们终于开始注意到:打着“幼教”“早教”名头的动画,并不全都无害,反而可能毒害孩子。


  不过,家长们可能还没注意到的是:毒害孩子心灵的,并不只有“假小猪佩奇”!

——1——


  记得去年夏天,在逛一家书店时,我在儿童文学区,看见一个小姑娘一个人专心地读着一本书。那个小姑娘看起来10岁左右,家长喊她好几遍走了,她都没舍得挪脚。


  当时我没有在意,只当她阅读入神了。但后来我注意到,即使很喜欢那本书,她也并没有跟爸妈说要买。


  而且她离开时,还意味深长地回头看了那本书一眼。这些都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等我走过去一看——


  我翻了翻,里面是这样的内容——


  有个小王子,听了《海的女儿》,非常感动,总想和小美人鱼谈恋爱,


  天天去海边等。十五岁那年,终于让他等来了一条冲上岸的美人鱼。


  小王子:“你、你真好看……可以嫁给我么?我是王子。”


  对面沉默一阵:“我是男的。”


  小王子:“你们美人鱼还有男的???”


  对面沉默一阵:“我他妈是鲛。”


  小王子:“那你跟我谈恋爱么?”


  对面沉默一阵:“爱都是泡沫。”

△内页来自网络。很显然,这本书并不适合孩子来阅读,却被放在了“儿童文学区”。


  一本彻头彻尾的成人读物,却因为一个“睡前故事”的书名,被堂而皇之地放在了“儿童文学区”,和许多知名儿童读物放在了一起。


  这还是一家大体量书店,当地线下图书零售业的中心,当地人逛书店的第一选择。


  经过沟通,这一摞书终于替换掉了。然而仔细想想,这样的书能被我这样的消费者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封面上很明确地写着“鬼畜”等字眼。


  如果这本书从外观看起来,就是一本正常的童书呢?


  比如,冒险主题系列书中,赫然出现盗墓、杀戮等细节描写;


  比如,某漫画系列和游戏故事书里,单纯重复一些无厘头的笑料俗语,“屎尿屁”横飞;


  还有一些动物小说,以拟人视角描摹野生公母狼群的耳鬓厮磨,用词露骨,打了色情描写的擦边球……


  暴力、色情、惊悚……这些‘快、浅、刺激’的内容,极大地利用了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心和肤浅理解——孩子们把本来就不太多的零花钱偷偷地花在这样的读物上,在私下里争相传阅。一本这样的书,毒害的就是一个班的孩子。

——2——


  “儿童文学”、漫画尚且如此,绘本领域也并不是一片净土。


  中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与国外的差距,让国内的消费者迷信国外童书,以至于一些出版机构不加甄选,盲目地将低质量甚至“有毒”的绘本引进国内。


  我曾经见过一本号称“哲学启蒙”的引进绘本,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蜗牛本来长着长长的腿,和青蛙一样,都跑得很快,但谁跑得更快呢。这时,国王的厨师说需要一个伙计,来帮助他为国王准备晚餐,让他俩比试一场,赢了的就可以入宫觐见国王。在比赛过程中,善良的蜗牛把机会让给了好胜的青蛙。最终,青蛙如愿以偿地胜利了,跟随厨师进入皇宫,却再也没有出来……

△国王的厨师说:我需要一个腿特别长的伙计,和我一起准备国王的生日宴会。


  虽说这个故事的主题“福祸相生”的确和哲学有关,但这样的展现形式,对还在读绘本的孩子来说,不残酷吗?


  插画里,皇宫里来的那个人穿着尖刀般的皮鞋,带着诡异的笑容,还有国王手里青蛙的大腿骨……虽然色彩绚烂,但营造出的氛围却十分诡异,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果不其然,书下有这样的评论:


  “我事先也没看,所以看过一遍后,再没给孩子看。”


  “挺有道理的,但孩子这么小,接受得了吗?”


  “女儿什么也没说,就那么呆呆地一直盯着国王……她没有亲眼看到青蛙是怎样被弄死的,怎么也不相信那是真的。”


  虽然孩子需要认识死亡,但绝不是以这样的形式认识的。

△国王拿着一根骨头说:“青蛙的长腿确实非常棒!简直棒极了!”


  国内也有这样的绘本,比如这个《一只丑小鸭的悲剧》:


  鸭妈妈带孩子们去听鸭博士讲《丑小鸭》的故事开始。听完故事后,其中一只长相普通的小鸭子坚持认为自己就是一只天鹅,他不听鸭妈妈的劝告,并为此离家出走,最终被农妇捉住,宰杀后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丑小鸭因为相信自己是天鹅,不听父母的劝告,离家出走,最终被农妇抓住吃掉。(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孩子什么呢?


  要父母的听话?不能对自己抱有幻想?离家出走没有好果子吃?


  这跟吓唬小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这些所谓“童书”比“假小猪佩奇”还要可怕。他们把有毒的内容,包装成了“书”的样式,骗取了家长的信任,让家长不假思索地喂给孩子。

——3——


  说到这里,兔妈似乎该提出解决办法了。


  但很可惜,兔妈这一次没有什么省力的窍门,可以让大家避开这些“有毒童书”。


  兔妈只有一个办法——自己先读!


  是的,在孩子上学前,每一本书,每一册绘本,买来后都要自己先读!


  如果不慎中招,我们就可以预先为孩子筛掉,也可以提醒身边其他的妈妈不要买。


  如果审过之后没有问题,我们也可以先来想一想,要怎样为孩子讲好这个故事——对孩子来说,家长对故事的理解,甚至比故事本身还重要。因为孩子在长大后,可能会忘掉故事,却会记得你通过故事带给他的感受,以及你通过故事教会ta的道理。

△同样是经典绘本《大卫不可以》,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妈妈永远爱你”,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你就是这副熊样”。


  我真心地希望这些有毒的童书、动画、视频等可以一个不留地从地球上消失,然而我深知,除了有关部门的监管,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这里兔妈自荐下歪歪兔的绘本和动画片,十年来的每一天,歪歪兔都在和海量会员妈妈进行着密切的联系。歪歪兔童书、动画片的主题全部脱胎于这些会员最普遍、最常见的问题,非常适合中国孩子。这就是歪歪兔如此受欢迎、情商培养效果如此显著的原因,歪歪兔童书当当有售,动画片各大视频网站均可观看。

△歪歪兔手偶动画剧:歪歪兔和她的朋友们第二季


  只有我们自己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知道孩子可以看什么书,用心而仔细地为孩子选书,才能长远地保护孩子——不仅能让孩子远离那些“有毒童书”,还能让“有毒童书”在市场上自动淘汰,最终为孩子换来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毒害孩子的,并不只有假小猪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