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看心理学方面的资料感觉很枯燥,但心理学涵盖很多方面,今天聊聊几个有意思、和大家息息相关的心理学效应。
1.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曾说过:帮助过你的人,比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
读起来有些拗口,也不大理解,难道不是我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回报我吗?
其实是因为人们更在意自己的付出。
《小王子》一书,小王子见过那么多美丽的玫瑰花后,最喜欢的还是他自己那一只,是因为他在这只玫瑰花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
美国一政治家说过,如果你想结交一个朋友,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2.鲁迅的拆窗论
鲁迅的《无声的中国》里曾讲过。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要在这里开个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房屋,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在与人谈判遇到瓶颈时,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3.视网膜效应
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拥有某件东西或某种特征时,会比平时更注意别人是否和我们拥有同样的特征。
比如女生买了件红色大衣,走在路上会比平时更关心是不是有人也穿了红色外套。
想要培养好的人际关系,要发掘自身优点,进行自我肯定。在“视网膜效应”下,更好的发现他人的可取之处,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别人,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
4.框架效应
举例来说,某投资项目赚钱的几率为90%,另一个投资项目赔钱的几率为10%,很多人会选择第一个。虽然它们是同一个意思,但人们更喜欢积极的事情,忽视负面的信息。
就如沙漠里的行人,只剩1小瓶水,正能量的人会说,谢天谢地我们还有一瓶水,可以救急用,大家听这句话也会乐观起来。
如果你想向别人传达某种概率的信息时,不防用积极的方式告诉大家,这样大家就容易接受些。
5.询问句改选择题
销售公司的招聘人员小A,每次问应聘者何时有时间参加面试,都被告知近期没时间,以后再说,最后不了了之。
而招聘人员小B,谈到面试时间,会问应聘者,您是选择今天下午2点的面试,还是明天上午10点的面试。应聘者此时只能被动选择,来参加面试。
生活中,很多宝宝喜欢看动画片,看个没完没了,妈妈就可以让宝宝选择看5分钟的动画片,还是看10分钟的。以此类推,百试不爽。
6.区别对待效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事给办公室里所有人发零食吃,大家对发零食同事的感激不会太大,因为每个人的待遇都一样。
如果一个同事,只给你自己发零食,你就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同事眼里是重要的,感觉关系亲近了一些。
这就是每个人平等对待和区别对待之分。
这条效应仁者见仁,不能说一视同仁不好,但关系更好的朋友,就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心理学,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