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关自我成长的故事,弗兰西是《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在她最贫穷的时候,是读书让她找到了快乐,从此改变了她的生命轨迹。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这是她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第一版于年出版,年再版。
该书多次入选美国中学课本,是美国各大书店假期推荐必读图书,与《小王子》和《夏洛的网》齐名。由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天堂树》曾获奥斯卡奖,同名音乐剧上演近场。
图片来自网络如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布鲁克林是现在的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书中这棵树有个好听的名字,天堂树,也叫臭椿树。这种树的种子,掉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长。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哪怕是水泥地面也能生长出来,在居民区生长茂盛。
弗兰西的妈妈凯蒂,是个聪明能干、坚韧的女性。她妈妈表面上喜欢弟弟多一点,祖母玛丽一直鼓励弗兰西要多读书。她虽然没有文化,但积累了很多人生哲理。这一点很像是我们倪萍姐姐家的姥姥一样,都是一位充满睿智,明事理的老人。
在祖母的鼓励下,弗兰西读了很多书,几乎只要是书她就读。她读书按字母排序,先从A打头的书开始读。在她13岁的时候,虽然没上高中,但是她从书里获得的知识已经达到了高中的认知水平。
弗兰西童年时期的日常就是,吃着发霉的面包,喝着煮一天的咖啡,手里拿着一本书看,放学闲时和弟弟一起捡一些铝皮罐子踩扁卖钱,攒钱,换书。
这是一段自我成长的历程生活贫穷,但精神富有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弗兰西差点被变态杀人犯侵犯,她妈妈果断采取措施制止了悲剧的发生。但是祸不单行,在弗兰西妈妈再次怀孕后,命运把弗兰西推向了一个更加艰难的时刻。原本就懦弱的弗兰西爸爸,在得知家庭又要增加一个新的成员时,他不堪生活的重负而生病去世。
弗兰西小小年纪,便承受了太多苦难,但她依然乐观面对生活。随着爸爸的去世,弗兰西知道自己要扛起帮助家庭的责任,她决定辍学打工,打工后坚持自学,然后又失恋。可以说早年的弗兰西,命运多舛。在各种打击下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努力奋斗着,最后如愿的考上了大学。
弗兰西用自己励志的人生,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无论出生是否贫穷,只要多读书,诚实做人,坚持梦想,乐观面对生活,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