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一钟逃离家乡去外面看看的想法,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那么大约四五十岁之后,他们为什么又渴望回到故乡,可能因为长久的思念。因为好奇,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直接辍学坐上了向往的火车,去了远方。”而另一拨人,听了大人的话,选择了读书将来去更远的地方。若干年后,你发现当年辍学的有了车,有了房和家庭,而读书的还在城市挣着所谓体面的工资。嘴里还不停的念着: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过年回去的时候,看到了小时候一起上学的小伙伴,那时候他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初中就选择了辍学打工。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穿着破烂,抱着他哥家的孩子,我们相互看了对方好长时间,想和他打招呼。可他低着头从我身边过去了,他可能看见了我旁边的一些人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我理解他。当然,他家里这几年发生的事情,我也略知一二,但突然就感觉陌生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时候,关系多么的好,在工地的时候,同吃同睡,一起打闹。不知怎么的想起了,鲁迅的小说《故乡》里的润土,可能是时间和岁月都让我们感到陌生了吧。但我相信他的生活会好起来的,虽然他在别人眼里是个“笑柄”但他敢闯荡,他可以为了生活,四海为家,渴望改变现状。
有时候,人生难免会失去方向,面临选择不知所措。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在别人的比较与讽刺中生活,我们可以全然不知,但不能视而不见,有时候,明明不愿意去做,但面对一些环境,却不知所措。所以偶尔的逃避也是一种短暂的“修行”。还记得电影《小王子》里有一句经典语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星星,但其中的含意却因人而异,对旅人而言,星星是向导,对学者而言,星星则是一门待解的难题,对我那位商人来说,它们就是财富,不过,星星本身是沉默的,只有你了解这些星星与众不同的含义。是啊,星星的含义对我们来说:“谁又会了解呢?我们只能把我们的含义,掩藏起来,不管他是满天繁星,还是夜色昏暗,只有你能了解。
“逃离”也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是自我修行吧。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