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O排名香港排名第四:已有57只新股募资720亿
据媒体报道,新股王中国人保(1339)在圣诞节前登场,将排名原本跌落至全球第六位的香港新股集资额托升至第四位。由于2012年余下只有短短3周时间便完结,料不会再有超过人保规模的新股。截至上周五(12月7日),香港今年至今合计有57只新股上市,与去年底市场预计的100只新股数目差别甚大,总集资额约为720亿元(港元,以下同为),其中人保已占231亿元。 今年总集资额仅去年零头 今年全球经济形势震荡,严重影响新股市场,2011年本港全年集资2714亿元夺全球IPO桂冠,相比之下,今年IPO市场可用一片惨淡来形容。若计及计划在之后3周内挂牌的内房股金轮拟集资7.8亿元、最多集资46.8亿元的中国机械工程(1829),以及由B股转来H股但不涉及集资的中集B(行情 买卖点)等新股,今年总集资额预计仅约为780亿元,只不过是2011年2714亿元的零头而已。 在至今上市的57只新股中,其中有13只为工业类新股,11只为消费品类新股,10只为金融类。有5只新股延迟或搁置上市,其中包括光大银行(行情 买卖点)、飞颖(1167)、Graff珠宝(1306)、中国普甜(1699),以及南非煤矿公司LontohCoal. 首只“双币双股”助拓人币 不过,今年本港IPO市场出现了首只“双币双股”股份合和公路基建(0737),这是香港股市拓展人民币业务的重要进展,且其配售反应热烈获逾10倍超额认购,集资额由原定2.3亿元人民币,增至3.86亿元人民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效仿合和公路基建以“双币双股”形式集资,尤其是内地企业。对于内企来说,在港以“双币双股”方式上市能够规避汇率风险,且有关发行、交易和结算的机制已然完备。 B股转H股为市场带来新契机 除“双币双股”外,B股转H股的第一股中集B也为本港新股市场带来新的契机。若未来符合港交所上市条件的大型B股能够遵循中集模式,且有集资需求,将成为未来新股市场的一股新动力。 预计未来来港IPO的企业中,内地企业仍是主力,主要集中于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和消费零售板块,以及更多中小券商申请IPO。根据港交所相关文件,截至11月底,已接受上市申请的公司合计有9家,其中主板6家,创业板(行情 买卖点)3家;从年初至今,合计已接受上市申请的有135家,其中主板102家。另外,已原则上获批的上市申请在11月份有11个,今年1月至11月底有7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