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工作上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你是否容易在亲密关系里产生隔阂,认为自己的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珍惜?
你是否经常想起孩童时与父母相处不愉快的回忆,从而很难融入家庭生活?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但又不知如何释怀,那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写自愈力》可以给你提供解决办法。
《书写自愈力》是一本将心理学方法和书写相结合,介绍自由书写疗愈情绪的指导书。书中聚焦于探索焦虑等情绪下的深层创伤,再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话,直到从父母和整个家族的角度整合自己的状态,疗愈的过程完整且专业。
作者周丽瑗是一名经验丰富心理学博士和心理咨询师。她历时近两年,通过实践经验和数百位学员的分享,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书写疗愈方法,撰写了《书写自愈力》这本书。本书分为4个部分共14章,每章都有书写练习和参考范文,帮助读者找到找到故事背后深藏的情绪真相。
自由书写不仅能发现自己潜意识的创伤,疗愈自己的核心情绪,更能通过疗愈来发现人生的意义,对生命和成长有所助益。
1.什么是自由书写?
自由书写就是不受形式、内容的拘束,无论想到什么就记录下什么。哪怕是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一些细碎的想法,甚至是让人不舒服的感受,都可以记录下来。
通过持续地记录,你会发现自己重复出现的感受和内在冲突越来越多。在一次次深入探索的过程中,你也会重新发现自己。
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在心理意义上运用写作治疗的人。他从年开始记录自我分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间断过。他的很多著作都选自这些自我分析的文字记录,如《梦的解析》等。可以说,写作对弗洛伊德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曾说:“写作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而不是为了别人。”
自由书写的内容不需要加工,也不需要给任何人看。这是我们直面自己内心世界流淌出来的情绪,是专注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感受、困惑而形成的文字。
自由书写的疗愈作用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在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第三版中提到一个实验,那些写下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人免疫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这种影响在写作的最后一天达到高峰,能持续六周以上。
所以,自由写作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做的心理咨询,帮助我们发现真实的自己。
2.为什么自由书写可以疗愈创伤?
心理学的治疗过程就是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当本人内在的冲突浮现,便开启了疗愈的过程。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看不见的。”
潜意识就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书写就是让潜意识转为意识的工具。通过一次次的书写记录,除去潜意识各种各样的伪装,找寻最直接的安抚办法。
我们会发现,很多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会表达出相似的主题。有的围绕苦难和孤独,有的围绕爱而不得的故事,有的围绕生命和人性。这些主题都来自于作家在思想上的冲突,也是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这些难题,就是从作家们的潜意识里流露出来的情绪。他们在通过书写时,被这样的情绪萦绕和牵引,源源不断喷涌出创作的灵感。
而从作家潜意识里表达出来的情感,往往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潜意识里的矛盾,从而感受到宽慰和希望。
所以,书写就是一个不断挖掘和探索的过程。那些看似漫无目的的记叙,实则是把潜在的意识(也是核心情绪)引导出来的线索,让人们把理智暂时抛却脑后,让笔尖随着思绪而奔跑。
3.如何利用书写来进行疗愈?
书写疗愈包括三个阶段,即觉察、发现和疗愈。
在觉察阶段,要通过不断的书写来觉察自己,激活自己对情绪的感受。这个阶段不需要深入思考,只需要不间断的记录。比如今天遇到了一件什么事,看到了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又联想到了什么,最后得到了怎样的体悟。在不断的书写中,你会发现自己同样的感受和冲突会反复出现,这时就可以标记他们,进入第二阶段。
在发现阶段,要学会运用“动中禅”思维进行放空,即置身于动的环境中,向内观察自己的感受、思维和觉知,去察觉潜意识的存在。就像是在睡前反复问自己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在第二天清晨醒来,答案往往就能自己浮现。
但是,有时即使感知到了潜意识,但也很难找到其中的核心情绪,这就无法精准疗愈了。这就需要利用变化三角形原理来辨认核心情绪。
核心情绪是我们生而有之,并且具有生存意义的情绪,有恐惧、愤怒、悲伤、厌恶、快乐、兴奋这6种。抑制情绪是一种阻断核心情绪的保护机制,有焦虑、羞耻、内疚这3种。抑制情绪激活之后,人会产生防御机制的行为,如转变话题、保持沉默,甚至大笑掩饰等,让我们从情绪中抽离,寻找对抗情绪冲突的办法。
比如孩子考了高分,但是父母告诉他不能骄傲,他原本高兴的心情(核心情绪)瞬间被羞耻抑制了,让他无法很好地表达。
抑制情绪在人生中会不断重现,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核心情绪。在书写中,我们要准确识别三种情绪的变化,去触及到核心情绪,才能让我们离开这个核心情绪的困扰。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上接手新的项目,他力求完美但是又感到力不从心,常常焦虑得睡不着觉。焦虑是抑制情绪,背后是他因为自己孤*奋战而感到悲伤。
准确识别核心情绪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疗愈了。在疗愈阶段,我们会发现自己情绪上的伤痛都与过去的经历联结,与自己的父母、与原生家庭相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与生命中重要的人展开对话,去直面曾经的创伤和遗憾。
疗愈就如同一次涅槃的洗礼,会生出新的力量,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看待自己。
4.写在最后
书写的目的不是疗愈,而是更好地分离创伤和情感的控制,达到疗愈情绪的效果。
一些曾受原生家庭影响较大的人,只有把自己从对原生家庭的遗憾、失望甚至是怨恨中分离出来,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道路。不然,只会一遍遍地受情绪控制,重蹈覆辙。
过去是我们牵绊的来处,未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我们回顾过去的伤痛时,也能汲取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带着勇气上路,去更加真实地爱自己和身边的人,收获一份平和、从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