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出版人思维怎么样打造爆款产品
TUhjnbcbe - 2023/9/21 21:09:00

这一期我们研究的案例主题词是,营销。

一提到营销,你会想到什么?可能会有很多,比如,手机上刷到的直播带货视频,上下班通勤地铁里的动态广告,还有线下店的各种体验活动。但这些营销动作中,有哪些能真正激发起你的购买欲望呢?

现代营销学奠基人之一西奥多·莱维特,他有一本经典畅销书叫《营销想象力》,书中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人们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营销想象力帮助人们透过表象,看到营销的内涵。”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莱维特对营销内涵的理解,呼应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个经典理论,就是“用户目标达成理论”。莱维特提到的营销想象力,把我们又往前推了一步。那就是我们不仅要理解客户的待办任务,还要做出有富有想象力的响应。

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你会发现,那些能成功让我们产生购买欲望的营销活动,往往就是那些富有想象力的、能牢牢抓住我们注意力的内容或动作。在接下来为你分享的四节思维模型课里,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是怎么发挥营销想象力从而达成目标的。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节课。

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怎样打造爆款产品。

什么叫爆款?就是一个产品的好卖程度,到了连不关心这个品类的用户也都听得到、看得到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产品要能“出圈”。想要持续产出爆款,靠一两个创意点子,或者其他高手的建议肯定是不够的。你必须找到持续验证有效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华楠,他是图书出版公司读客文化的董事长。

在出版行业,读客文化称得上是个传奇。

别的出版公司,偶尔打造一个爆款就已经不容易了,但是华楠所带领的读客文化,不仅能把滞销的文学经典打造成独家爆款,而且能够持续不断地打造超级爆款,他们每年都有销量过百万的爆款图书。

销量过百万在图书行业是什么概念?

我给你一个参照系,全行业单本书的平均年销量是五六千册。如果哪本书能卖到10万册以上,在全行业大家都要竖大拇指了。如果能够卖到百万册,就是绝对的超级畅销书。

而这样的爆款产品,读客文化几乎年年都有。

你可能会觉得,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读客的创新策划能力肯定特别强。但实际上,华楠告诉我,他的秘密武器是向传统文化借势。

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享,华楠作为一个出版人,怎样向文化传统借势,打造产品的方法。这节课的课程导师是华楠,研究员是罗砚,由转述师徐惟杰来进行转述。

好,下面我们开始。

你好,我是华楠。

我今天要给你讲的案例,是年读客推出的“经典文库”系列。这是一个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整个系列现在已经有68本书,所有的书都是经典文学的公版书。

什么叫公版书?一本书如果作者去世超过50年,版权就不再属于作者,或者某个机构。任何一个出版社只要愿意,都可以出版这本书,不需要交版权费。比如,四大名著就是公版书,你肯定已经见过很多个版本的《西游记》了。

我先给你汇报一下我们的成绩。当“经典文库”系列做到50本时,有超过30本书都成为了这本书历史版本中的销售第一。很多一直滞销的文学经典,都被我们卖成了畅销书。

比如,加缪有本书叫《局外人》,你可能都没听说过,其实引进中国50年了,市面上有超过50个版本,还算是冷门书。但到年10月,我们上市7个月之后,已经累计发行量41万册了,比市面上其它所有中文版本的发行量加起来还多。

经常有人来问我,为什么读客每年都能出百万级销量的爆款书?我的答案是,我们就是同一套方法,生搬硬套。这是真话。在读客,我们做每本书,从选书、到封面、内容设计、包装上架,我们都有一套细致到毛细血管的方法。

接下来,我就按制作图书的顺序,给你讲讲我们是怎么设计出“经典文库”这套爆款书的。

用母体选潜在爆款

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书,我们要找到本身有爆款潜质的书。

那怎么发掘爆款潜质呢?

可能有的出版社是要看作者的名气,要看现在出版市场的流行趋势,或者干脆出版一些火过的IP等等。当然这都是思路,而在读客,我们的选书是依据一个特殊词汇:文化母体。

什么是文化母体?文化母体指的是人类生活中那些循环往复、普遍发生的事。

比如,传统就是一个巨大的母体,中秋节、圣诞节、春节年年过。社会习俗也是母体,集体合影时喊茄子,睡前刷牙,甚至用卫生间这些事都是。只要是人们循环往复、不可抗拒的事,在真实日常中会发生的行为或体验,都是文化母体。

为什么选书要考虑文化母体?

因为有母体就需要仪式和道具。为了庆祝中秋节,家人团聚在一起,还要吃个月饼。月饼就是重要的节日道具。我们只要把产品变成母体道具,购买行为就会必然发生。因为母体循环往复,中秋节、春季年年过,月饼、春联就要年年买。

这是个抽象概念,这么看母体太多了,我们该怎么选呢?

母体也有大小、好坏、强弱之分。比如,对于全球华人来说,春节就是比中秋节更大的母体,所以人们准备春节也更隆重,甚至还有专门的预算,需要的道具也更丰富,更能拉动购买。畅销书就要选这样更强大的母体。读客认为,影响人群更广、影响个体更深的母体就是强母体,是适合开发图书的母体。

比如,我们在给“经典文库”这个系列挑书的时候,就会用本质性的问题逼自己找到更强的母体。我们团队反复会想一个问题:一位读者看一本世界名著,本质上是为了什么?

“经典文库”系列今年出了一本小说,是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书里的主人公行为离经叛道,说话惊世骇俗,作者想用这个角色来表现个人与社会的疏离。

在以前,中国市场上的其他出版社也出版过这本书。通常的做法宣传时会强调,这是“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加缪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这些宣传语确实会让读者觉得可靠,但一个读者因为这些理由就要读这本书吗?我不这么认为。读者本质上是希望通过书,找到帮他理解孤独、获得精神成长的营养。

“文学经典”这四个字,是母体,是购买理由。孤独,这类个人精神成长的情感,也是母体。从母体的强弱判断,精神成长是比文学经典更大的文化母体。

所以,“个体精神成长”这几个字,也是我们设定的“经典文库”系列的母体。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深度的情感连接。“经典文库”里的每一本书,都是用这个母体来筛选的。读客希望我们的年轻读者,在读完经典文库这套书时,能了解人类精神成长的脉络,同时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长。

读客还出版过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截止到年6月,我们出版的《银河帝国》电子书和纸质书累计卖出了万册。

要知道在此之前,这部小说只在国内卖了几千册,而且当时科幻文学在中国都卖不好。我们为什么要选它呢?因为从文化母体判断,科幻小说符合两个母体:科技和想象力。

科幻小说是发展科技的前站,能激发年轻人对科技的热爱。美国就是这样,马斯克发射到火星上的特斯拉里面,就装载了全套、微缩版的《银河帝国》。所以,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布局科幻小说,现在几乎垄断了顶级科幻作品的版权。

你可以说,这是碰上了一个市场空白。但我们的判断逻辑,永远是先从母体出发,不管是空白市场,还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都不害怕加入。

历史一直是中国图书市场的红海品类,但读客还是做了《卑鄙的圣人:曹操》系列书,也卖了上百万册。当时有媒体问我,“你怎么知道今年曹操会火?”我说,“因为他已经火了多年了。”从母体作判断,就是从历史看未来。

这就是我的第一步,用文化母体理论,选出有爆款潜质的书。

用超级句子点出母体

选出了有爆款潜质的书,第二个环节就是要包装它,让它成为真正的爆款。这一步的核心工作,就是要让读者一眼就能识别出母体。

包装的核心,是要生产一个超级句子,它是一句话的购买理由。这句话要让人一念出来,脑海里就浮现这个母体。之后的腰封、封面设计、宣传稿等一切传播行动,都围绕着超级句子展开。

我还是以《局外人》为例,说说这本书的超级句子是怎么被我们定义出来的,总共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设想一个这本书的目标用户,给他起一个人名。

注意,必须是一个真的有人会用的名字,他可能就是你的朋友,不能是张三李四或者随便一个代号。比如我们用张晓东这个名字,你知道世界上一定存在这样一个人,在你脑海中就真能浮现这么一个人,他站在书店的货架前选书。

第二步,让张晓东进入一个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和朋友一起吃火锅。

第三步,给场景添加一个真实状态,一个跟这本书气质相符的状态。比如说,张晓东和朋友一起吃火锅,大家都在欢声笑语,他却没有办法加入谈话。

第四步,抓拍一个画面,定格这个瞬间。在我刚刚描述的状态里,这个瞬间就是,大家都在有吃有聊,张晓东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第五步,提取出能让你联想到母体的核心词,既然这本书的母体是孤独,我们从这个瞬间提取的词就是“格格不入”。

最后一步,就是把这个核心词和购买理由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口语化的句子。

所有的传播都是对购买理由的传播,而购买理由就是母体加上价值。《局外人》这本书我们生产的超级句子就是,“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实类似于货架思维,把你的真实用户,放到真实的情景去考量它的选择,而不是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幻想。

封面设计放大母体和购买理由

第三个环节,我们要在超级句子的统领下,给书设计封面。封面是一本书宣传自己的主阵地,既是包装,又是说明书。

具体到“经典文库”这个系列,设计封面要传递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系列中每本书都要表达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封面还要呈现“经典文库”系列的品牌。

因为一位读者,比如张晓东读了《局外人》获得了精神成长,我还想要和他形成一个长期的关系,要让他知道,此外还有一整个“经典文库”帮助他做这件事。书不会自己说话,我们就得靠各种细节去疯狂暗示他,比如封面就是主阵地。

暗示的工具就是符号。我们设计了一个统一的构图,作为"经典文库"的符号,这个构图会出现在每本书的封面。为了选出这个符号样式,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淘汰了多个方案,最终才确定下来,是“三个圈”。我把《局外人》这本书的封面图片放在下方了,你可以看一眼。

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工夫?因为这个符号必须实现三个目标,我认为“三个圈”的方案,把这三个目标都实现了。

第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你站在书店的货架前,“经典文库”系列书一排摆在一起,一眼看过去,三个圈的符号就会特别突出。我再放一张书店货架的照片在下方,请你也感受一下这种视觉冲击。

第二,有足够的地方写文案。三个圈内都可以写,我们连每个圈里写什么都固定下来了。

第一个圈是书名和作者信息。第二个圈是这本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如果你读了几十本书第二个圈的文案,就相当于学了浓缩的文学史。第三个圈就是放超级句子,是作为当下的读者,我们要继续读这部经典的理由。这个固定格式既方便生产,又强化了符号。

第三,要有无穷的变化空间。

比如,《漫长的告别》这本小说中反复出现了酒吧这个场景,我们就把三个圈改造成了酒吧的三张桌子。《小王子》的设计是把三个圈变成了三个星球。而且,可不是只有转换成实体这一种方式,像《局外人》的封面我们就手绘了一群人,“三个圈”是由人群中的空隙构成的。

之所以要有无穷的变化空间,是为了每本书在固定的格式下,还要都能准确地传递作品的信息和母体的气质。

为了准确地传达母体气质,我们在选取符号的时候,会从文本中挑选元素。比如《局外人》的封面很有故事感,在一群人中,有一个人,他和所有人看的方向都不同。其他人都是背对着读者,只有后脑勺,只有这个人有正面。读者一看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和主流格格不入,但又不得不被主流所裹挟的人。

做加法,让用户增加获得感

其实一本书做到这儿,常规动作节就已经完成了。但我们不想和读者做一锤子买卖,除了这本书,我们还希望他能和“经典文库”建立长期联系,和读客品牌长期联络。所以我们还会有第四个环节:给一本书增加附加值。

具体的思路也很简单,就是多给用户一些东西,让他感到我比别人更值。我们通常从三方面入手:

一个是在内容上做差异。

对于公版书来说,不同版本的差异就在翻译质量的好坏,而这又高度依赖翻译家。所以读客一直有个要求,要找业内最好的译者,并且给业内最高的报酬。

另一个是补充背景材料。

比如说,我们出的《局外人》比其他版本,多收录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年加缪给美国大学版《局外人》写的序言,一个是加缪在诺贝尔颁奖晚宴上的演讲词。这两篇文章,能让读者看到作者本人的创作感想,和他对自己生活时代的观点,从更广的角度来理解这本书。

再比如,"经典文库"系列的另一本书《漫长的告别》,作者是雷蒙德·钱德勒。他在中国只有一小拨忠实粉丝,可他在海外名气很大,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他的铁粉,喜欢到必须自己翻译他的书才算过瘾。

在国内钱德勒的信息不多,所以我们在这个书里面夹了一个钱德勒书迷必备手册,介绍了钱德勒的生平、个性、全世界对钱德勒的评价,当然还有钱德勒的金句。“每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当成个人签名,但不知道是钱德勒写的。我们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给读者,增加了读者和钱德勒之间的精神连接。

第三个增加价值感的手段,就是帮读者把内容具象化。

还说《漫长的告别》这本书,钱德勒多部推理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马洛,故事发生在洛杉矶,他的作品可以串联成一个“钱德勒宇宙”。所以我们根据小说制作了一个洛杉矶地图,涵盖了书中的主要场景,比如酒馆在哪儿,餐厅在哪儿,警察局在哪儿,之间相隔多远。配合着这些材料,读者再去看小说,就能建立起细节更丰富的想象。

最后,我们还会帮助读者梳理精神成长。

当读者读完一本经典文学,他的某一方面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会被这本书激发出来。那么,读客文化就需要把这些新需求也接住。

我们会在每本书的最后,列出一个针对这本书读者的个性推荐书单,其实是在告诉读者,“经典文库”系列中还有哪些书也能满足你这类情感需求。比如,《局外人》最后,我们还推荐了“经典文库”里的其他书,《人间失格》、《野性的呼唤》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们就像游戏里新手村遇到的村长一样,给用户指引如果你想完成这个任务,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总结

以上就是我打造爆款的心法。我们总结一下:

第一,以母体为依据,选出有爆款潜质的作品;

第二,生产超级句子,它是一句购买理由,而且能帮助读者一眼识别出母体;

第三,在封面设计时,把母体和购买理由通过视觉放大;

第四,补充背景资料,给出知识图谱,让用户增加获得感。

粉丝经常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迷恋上一个明星的过程,叫做“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人品。”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读者可以“始于爆款单品,忠于经典文库,陷于读客品牌。”通过单品爆款带动系列的销售,让"经典文库"系列形成品牌效应,再去带动其他读客的产品的销售,最终推动读客品牌的成长。

你在你的行业内有什么打造爆款的经验吗?或者我的经验对你有什么启发,欢迎你在留言区里讨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版人思维怎么样打造爆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