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认真地说说这本书——看起来这么买力地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每当我孤独,忧郁,心神不定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小王子》。只要看一眼封面,就很治愈,每读一章都会深爱作者一份——带给我简单而深藏智慧的愉悦感。
我想我这么能走近小王子,一定是因为我这个人不太适合长大。又或者是,一个看得出一头大象而没有看出来一条蟒蛇的大人不是一个好大人。无论是“开着肚皮”,还是“合上肚皮”我都没有看出来蟒蛇,只知道是动物。这就是我经常忧郁的原因。
我虽然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但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常常忍不住要留恋一下童年——我的童年,和我早已成人的女儿的童年。有一次我问我女儿:为什么你那个时候(11、12岁)专门要买男生款长裤穿?她给我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还有一次我骗她去修头发,偷偷跟理发师说帮她剪个短发,因为早上起床去学校时间太紧了。结果她哭得稀里哗啦,直哭得我心痛,后悔死了。后来问她,她说就觉得难过。
孩子们的世界和成年人就隔着“一顶帽子”。我曾经在我女儿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决定每天给她记日记,直到她十岁能自己写日记了,再交给她由她亲自记。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我来说。前些年偶尔还会拿出来重读一遍,感受一下生命成长的声音。我清楚地记得,在她十岁生日的时候,我问她觉得长大了开心吗?她说,我不想长大。也许这就是她后来要改读绘画专业的潜在原因吧——她实在是不想把一条蟒蛇也看成是一顶帽子。或者说,不想分不清“开着肚皮”和“合着肚皮”的蟒蛇。
——如果你对一个大人说:“我看到一个用玫瑰色砖砌成的漂亮的房子,窗户上爬满了天竺葵,屋顶满是鸽子。”他们根本想像不出这个房子的样子。你不得不对他们说:“我看到一个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然后他们会欢呼:“哦,多么漂亮的房子呀!”
我不得不把第四章第十七页这段话抄在上面,以便帮助我们分析成人世界和孩子们的世界,从而进一步更好地去理解孩子们的思维。——这对大人们无论如何是有好处的。这么说吧,孩子们的世界是由颜料笔和纸张绘成的,而大人们的世界是一个量化的世界,由一个个数字组成。这些数字最后也会转化成温度和颜色。
更或者是:宏观世界永远也理解不了微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