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最美好的是什么,除了美食就是好听又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而《小王子》是我在小学快毕业时听到的最美好也是最忧伤的童话了。虽然不是很明白死亡的意义,但还是知道被蛇咬了是不能活的,但小小的心里却在想,也许那是一条神奇的蛇,真的一口咬下去就让小王子回到自己的那颗星星上了吧。
于是在长大成人的如今,知道这个故事又拍成了电影,自然要贡献出自己的小钱钱去买张票了。首映的时候人不多,因为不是周末不是节假日,所以也看不到太多的孩子,大多都是和我一样来找情怀的。虽然知道新版肯定要改编,但当一个大眼睛的法国小姑娘出现在屏幕上,我还是觉得很突兀,我的飞行员呢,那个年纪很大,却会画藏在盒子里的绵羊的飞行员呢?
飞行员当然会出现,是一个可爱的老爷爷,他给这个让妈妈快要训练成机器娃娃的女孩儿讲述了小王子的故事;那个在小小星球上和玫瑰花闹了别扭而来到地球的小小男孩是一个纯粹的梦想主义者。顺着飞鸟和风的痕迹离开了矫情的玫瑰后却明白了爱的真谛;那只可以当老师的小狐狸是不是玫瑰变的呢?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罢了,而小女孩却在故事里慢慢变得柔软而温情,最终在老爷爷病危时驾驶那架老旧的飞机去寻找小王子了。
如果说在童话里加入这对母女勉强还可以让我接受,但后面的改编我就想和导演说道说道了:童话是什么,是孩子们心里最美好的梦幻世界剪影,不求逻辑但救善美,可您直接把小姑娘弄到一个星球上,专门把一个落魄到极点的大王子给我们摆在眼前是怎么个意思?就知道这飞机一开准没好事儿!
从纯美童话世界直接掉进这样一个糟糕的星球上,什么狐狸玫瑰都无法拯救心情的失落了。那些小王子曾经经过的星球上的人物集体出现在这里,只是为了让小王子长大,变成一个他自己曾经很讨厌的大人,在这个星球上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好吧,这样的逻辑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最终小姑娘还是把小王子给拯救出来了,带他回到了自己的B星球,但玫瑰死了,而小姑娘最终清醒了过来。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她的梦而已,而她最终给飞行员老爷爷的也不过是一本自己制作的书罢了。是的,这一切都不过是小姑娘自己心里的一场冒险,自己和另一个自己在战斗,最终的幻想里,玫瑰和小王子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一个曾经被妈妈训练成机械一样的小女孩内心慢慢变回柔软感性,不再喜欢玻璃盒子里灰色的城市模型,而是更愿意倾向于听从内心的声音,这样的结果不是不好,只是这真的不是我童年那个熟悉而温馨的小王子的故事了。从小女孩开起了飞机就代表着故事出现了分界线,一个独属于导演本人的平等宇宙出现了,那里的小王子是给大人看的,所以这个电影不过是用了这个童话的名字,却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成长是一种必然结果,但把一部美好的童话改编成这样的形式,还真得需要一点胆子;毕竟这是一部经典作品,是很多孩子们从小就看过的带着点伤感的美好故事。虽然这个故事也不是纯粹给小孩子看的,但里面的童心却是作者最让我们觉得纯美无暇的原因,无他,一个大人能有这样我稚趣的笔触和想法,真的很萌。
虽然故事改变得太多,尤其是后半段简直就不是给小孩子看的,隐喻过分频繁的结果就是很容易会让孩子们觉得这个故事是分裂的,从而达不到导演想要得到的结果。但是,小王子最后的记忆恢复和小女孩幻想中他的回归和玫瑰的绽放都很让我们这些找情怀的大人感动啊!那个在我的童年里曾经带着点虚幻色彩的小王子,终于还是和他的玫瑰重归于好,一同在星球上好好的生活了,就算只是女孩子幻想里发生的,也足以让笔者眼里带上了泪光。所以,尽管这个片子前后改动大得让人吃惊,但最基本的内核其实并有变,只是更加隐晦,加上了几个带节奏的人物,加上了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情节,但内里的温馨成分却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导演稀释了,需要努力的去感受才能体会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