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唯有用心,才能真切。
我靠坐在接近阳台的椅子上,享受着微风,听着虫鸣,仰望星空。今晚,这是我第8次看《小王子》,很喜欢看。每次看的感受都不太一样。
就像小王子喜欢看日落,总是看不够。有一天他看了43次日落。没错,他住的星球很小,走几步就可以再看一次。
夕阳余晖,多么美丽的景色。但只有在非常苦闷的时候,才会看这么多次。
我望眼星空,也是同样的感受。我是那朵屏风下的花儿。
我看着星空,想到恋爱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照到你的全部面貌,甚至把不曾向人展示的暗面也流露了出来。
是什么让我变成了这样子,我在等待小王子的回答。
01最初,喜欢聊天,想要见面
恋爱的最开始就是这样,对对方富有很大的热情。
甚至每天晚上都想要煲一段时间的电话粥。即便是最简单的小事情也能聊出花来。
小到今天有个小朋友无意间把我叫成了“妈妈”,于是又不好意思的笑了,连忙改了口。
小到检查作业时,发现卷子有一道题,用“喜欢......更喜欢......”造句,横线上写着:我喜欢贾老师,但我更喜欢董老师。
小到今天中午吃了三样午餐:先吃了一份米饭,但觉得配菜不太好吃,又就着吃了些擀面皮才将米饭解决掉。还感觉到米饭吃到肚子里又不是很踏实,待会还会饿,于是又吃了一份炒面。午饭就是这样丰富多彩了。
工作一定是很认真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才会饿得这么快。
可是距离有点远,我们不能经常见面。所以每当听到对方的声音,就觉得距离并不遥远,离得很近。
终于见到时,面对面的聊天,能够清晰地看见他的模样,听到他的声音。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
但短暂的相聚,除了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以外,也带来了更多的想念。
我们各自在自己的环境里工作着,这使我变得难以忍受,我被讨厌的距离折磨着。
02后来,无形中成了那朵骄傲的玫瑰
“晚上好。”,他发来一条消息。
“好呀。”我秒回道。
“下班了?他接着说。
我回复”快到家了“。”嗯“。
短短几行,再无其他。我告诉他这样的对话模式让我觉得有些无聊了,他觉得也对。
我心里想不知道他发个“也对”是生气敷衍呢,还是真正的认同感。
我看着对面发来的消息,不知道他心里什么感觉。
我向闺蜜诉说着,闺蜜调侃我,说我们直接越过了热恋期,已经进入老夫老妻的聊天模式了。
就这样,我在短暂的开心和一段时间的失落感中交替着。有时候我在想,应该是自己没有满足感,要尝试着去接受,去感受愉快的感觉。但往往只能保持一小会,很短暂。留下更多的是无奈与失望。
有时候觉得不会爱人了。自己一个人挺好的,干嘛找个人来给自己添堵呢?
这样,怎么共情?反而更容易产生误解,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看到一句话说:支持性的,非言语沟通会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能感受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我,全凭想象力支撑着。
“是啊、也对、我明白”然后呢?
远距离的恋爱,拿什么来感受爱?我追问着,像那朵玫瑰一样,用自己那有点敏感多疑的心折磨着他。
03渐渐明白自己,还不会去爱
感情是会变化的。
远距离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想念,随着时间的长度思念会愈加浓烈。
我给他发了一条消息:“好想你,好想抱抱你呀~”
然而因为工作忙碌,没有空在一起,时间再长一点,就会让思念的味道变质。
情感得不到满足慢慢的就会释怀很多,思念感也不再那么强烈。人只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平静——就是这个样子,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彼此都工作忙没空呀。
再接着,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