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珖说不停第3期书谈小王子一本寻找童真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关于童话,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讲给儿童的故事,确实有很多童话受众群体就是儿童。大人往往只会把童话书当作礼物送给孩子看或者念给孩子们听,并不会主动地再去花时间翻阅这些童话故事,毕竟它们是儿童的故事,它们只属于儿童。可有一部童话故事,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着他眼中的大人们,这是一部为孩子,更为大人而写的童话书。它就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接下来简称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小王王子

第一次读圣·埃克苏佩里的文章,是初中语文课本那篇《在沙漠中心》。在这篇课文里,他讲述自己对于身处沙漠的感受。也许是删减原因,那时的我并不能很好理解作者的心境,只知道他在那个环境下,艰难而又顽强的挺过来了!在语文教辅的简介里圣·埃克苏佩里最后因为飞机失事而下落不明。这之后,我也没有深入了解他以及他的其他作品。或许,对《小王子》作者最初的印象,是一名普通的法国作家以及一名普通的法国飞行员。

小王子与玫瑰

记得当中考结束后,我非常兴奋地翻开最新一期《读者》,里面有一篇讲述为什么有些事物看似普通实际上却在自己心中十分重要。文章引用了童话《小王子》里小王子对玫瑰的感情。而这个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就赶紧搜了一下关于《小王子》的简介,看完了大概内容以及当时自己所臆想出的大意:批评大人如何不理解孩子。于是,马上用亚马逊买下这本书。那时,还处在叛逆期的我更在意作者如何用小王子的口吻批评大人是怎么不可理喻。所以,刚下单时,我依然没有注意到《小王子》的作者就是我熟悉的陌生人圣·埃克苏佩里。直到书到我手里里,我才发现原来作者是他,也正是借着《小王子》才让我第一次完整了解圣·埃克苏佩里的生平。并由此明白他并不普通,而是一位非常特别的作家和飞行员。

飞行员的一号作品

在这之前,我接触到的都是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对第一人称写法的小说并不习惯。也许,之前读过了他《在沙漠中心》的原因,对于他第一人称写法,叙述自己因飞机失事,迫降到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不习惯。反而很容易联想到《在沙漠中心》里的内容。故事内容也非常简单,就是讲一个想成为画家的孩子,最后因为大人们的反对,而被迫去学有用的知识。长大后,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因一次意外事故,迫降至沙漠遇见主人公小王子,飞行员和小王子成为了朋友,小王子则将自己所见所闻与飞行员分享。

第一次读《小王子》时,尤其是看到里面小王子讲述自己对大人的各种不理解,心情非常兴奋甚至手舞足蹈,因为他说的事情都是非常正确。当时,我更多收获的是一种快感,收获的是一个倾诉对象,心里会不自觉想原来还是有一个明白大人是如何槽糕的朋友,那就是小王子。

可是,在读到故事结局时,小王子用死亡的方式选择离开地球,突然,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或许,就是这股失落感让我不断去翻阅小王子,想去找到这股失落产生的原因。就这样,一有空就会翻阅《小王子》寻找为何失落。

不断翻阅中,渐渐发现了以前从没有仔细思考过的对白,如在小王子里有这样的描述:大人们总认为,只有数字才能帮助他们了解别人。作者还为此写出了这样的一段话:

如果你跟大人们说:“有一次,我看到一栋漂亮的房子、粉红色的砖砌房子,窗户上缀满了天竺葵,鸽子们都栖息在屋顶上。”他们绝对无法想象那栋房子到底长什么样子。你得说:“我看到一栋价值两万美金的房子”然后,他们就会大叫:“哇!多美的房子呀!”

日晕

第一次读完这段话,我并没有仔细思考,就是认定大人就是那么的无趣。可现在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这种想法就是,为什么这段话里的“你”要跑去告诉大人们这房子很漂亮,这不是自讨苦吃的事情吗?看书不都交代大人们只喜欢数字吗!这样的“你”不是很自相矛盾吗?

不,这并不矛盾,首先,这个第二人称的你,可以指你自己,也可以泛指儿童们,两个指代并在一起,即指代年幼的你。这时候,年幼的“你”还并不知道大人只喜欢数字的事情。:这句“大人们总认为,只有数字才能帮助他们了解别人。”则是“你”长大之后悟出的道理。简单概括,就是年幼的孩子并不明白大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他们本能认为大人们对于事物的第一印象与他们是一致。

那他们为什么想跟大人说自己今天看到了漂亮的房子这件事情呢!因为,他们从小就很自然地将自己最亲近的大人当作一个可以崇拜,也可以交流的对象。孩子们希望的事情是,当他们讲完房子是怎么漂亮时候,这个对象即大人们,能赞美他们描述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并接下他们的话题,继续用形容词而非量词讲述下去。如果情况就像这样发生了,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发现原来自己所崇拜的大人,和自己是有如此多的共同话题。但很可惜,大人们看的角度多了,他们往往选择最直观的角度,这个角度也许就是数字,而忽略了童真这个角度,也忘记了现在的孩子看待事情只有童真这一个角度。所以,书里才会写大人们绝对无法想象那栋房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大人们这样的表现,最失望的无疑是年幼的孩子,也可以理解为年幼的你!当孩子们(你)咬碎牙明白这些道理,并很自然用数字表达房子如何漂亮。虽然大人们这次终于听懂了,但是孩子们(你)心里那种对大人天然的崇拜感已经荡然无存了。如果硬要说存在,也行,毕竟这种崇拜感犹如一艘云航母仍然停在大人的脑海中的港湾里。

孩子们用数字说出房子是如何漂亮时,他们收获了什么?是一种失望,这种失望渐渐变为失落感。是的,读完小王子后心中产生的失落感就是担心自己以后当看待一些事情忘记了童真这个角度去理解时,我会不会也变成了一个无聊的大人!

长期以来,童真被迫和儿童画上等号,理所当然认为大人如果还有童真这种东西,那就是一种幼稚可笑的行为。可是童真真的就是幼稚吗?从小王子的话语里,我看不到任何幼稚的举动。相反,他一直惦记着自己心中的玫瑰,哪怕把它放在玫瑰花丛中,小王子依然认为它是最特别的,因为那是只属于他的玫瑰,小王子愿意细心照料它。从他的对话里,我看到了小王子成熟的一面。有时候,成熟也是被逼和大人画上等号,理所应当认为年幼的孩童们没有成熟这种东西。

小王子与护理

现在,明白这种失落感具体是什么后,我并没有把《小王子》束之高阁,而是继续翻阅着,试着将童真角度这个可能压根就没有的词语,直到有一天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告诉自己,嗯!我明白了它的意思。

写了这么多,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慢慢品味《小王子》,喜欢上小王子,时不时看看他,就如译者后记说的那样,小王子也许就是一个谜,哪怕谜团已经揭晓——是我们缺失的童真。可我们依然不能放下偏执,继续翻阅着《小王子》。

小彩蛋

看《蜡笔小新: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的反击》时,也会给我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跟读《小王子》时候,是有一定共同性,但也有所不同,或许这就是童话与动画真正魅力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