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家庭教育学的意义正在于此。”
——苏霍姆林斯基
不知屏幕前的您看到这句话有何感想?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些父母们的经历:
没错,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很系统,但却没有如何为人父母这一项。家长们几乎没有任何学习的机会就匆匆忙忙地升级做父母了。为人父母十多年的您,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心里会不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不踏实的感觉?
今天小编就给您带来初一孩子的必读名著,也是一本适合孩子和家长共同阅读的童话故事——《小王子》。
《小王子》作为世界销量第一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一名有着神奇经历的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他以小王子的角度,孩子的眼光,透出成人世界的盲目,空虚与死板教条。这部令人瞩目的作品,细细品味,其实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深邃又丰富的教育哲学。对于如何深刻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体察孩子的世界,《小王子》都能给予家长们深刻的启迪。
原文中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的对话堪称经典,将“驯养”两个字的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驯养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多重含义,爱情、友情、亲情,都可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驯养,家长与孩子的相互驯养,师生与知识的相互驯养等,只有有了这种“相互驯养”,才有可能建立起润泽的相互支撑的关系体,知识才会与师生的生活、生命发生共鸣,教育才能走向幸福完整。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教育生活充满了无谓的分裂和隔阂,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多表现为训诫与被训诫的关系,在成人的世界里,似乎这已经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这是对儿童世界的漠视。
原文中,狐狸对小王子说:“驯养首先要有耐心。开始的时候,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离我远远的,我就在这儿静静地用眼角瞅着你。你什么也别说,因为很多的误会,都是由话语引起的。然后,你每天都坐的离我稍稍近一点……”
所以,要想打破父母与孩子之间训诫与被训诫的关系,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探究这个问题前,我们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吧!
我和我妈根本没法儿沟通,每次她都不听我说的话,现在遇到烦心事或者困难根本懒得和她说!网上冲浪大声吐槽真的太快落了!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一万次地鼓起勇气想和她心平气和地谈谈,一万零一次被她“该干啥干啥”或者“你还小,听我的没错”回绝,好好的谈谈又变成白讨一顿嫌!我太难了!
亲爱的家长们,当您在用“内向”和“青春期”来解释自己的孩子在你面前不爱说话时,是否考虑过自己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呢?试想一下,谁愿意话没说两句就被打断,顺利说到第三句被嫌弃,到第四句就被“还不快去写作业”来拷问即将被巨大学业压力压垮的灵*呢!
那么第一次做父母的您可以怎么做呢?来看看小编给您送上的小诀窍!
改变语言的表达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说话的艺术尤为重要,在面对孩子的诉求时,家长基本不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评判和感觉,要让孩子把自己的意见、判断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引导孩子去说话。例如:
情景一:孩子正在向您诉说他(她)的今日见闻。
错误操作:“别废话了,快去写作业!”“好好好,妈妈知道啦!”“管别人那么多干嘛,管好你自己!”
正确操作:“喔,有意思。”“怎么样啦?”“后来呢?”“这件事你愿意谈谈吗?”“你是怎么看的?”
情景二:孩子放学刚回到家。
错误操作:“学校怎么样?”“你今天做了什么?”“今天老师上课讲了什么内容?”“今天上课认真听了吗?”
正确操作:“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吧。”“回到家里很痛快吧。”“饿了吧?先尝尝妈妈做的菜。”
做孩子的树洞,允许亲子间的情感宣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学会独立面对一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害怕父母担心,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不愿意向父母展示真实的自我。相同的,父母也不愿与孩子多说些什么,怕孩子担心。久而久之,双方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了。那么可以怎么做呢?
1.父母们可以尝试着在一些家庭决定上问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觉得他(她)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2.父母也可以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在消化后说给孩子听,看看孩子的反应,这也可以增加孩子的共情能力。
3.当孩子在你面前诉说他(她)的烦恼时,不要一味地否定,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可以获得父母的支持的。
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小编在重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伏尔泰的话:“当你第一次读一本好书时,就像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而当你再次读这本书时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读书决不只是读,它是创造,要通过读书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
本期的好书推荐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教育经验或教育困惑,我们会帮助解答!教育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大家一起努力前行!
END
本期小编:
金华市青春中学
周曼君
审核:
张东风洪晨柳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