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77、真理不是一种铸币 [复制链接]

1#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2007年11月,林慧萍再次于台北、台中、高雄举行五场 说好见面 演唱会。


上个周末,是《赵氏孤儿》与《大笑江湖》的肉搏期,每家影城几乎人满为患,火爆程度与《阿凡达》有得一拼。大家都认为电影挤进贺岁档就能赚钱,但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质量,以及影片是否适合观众的口味。 影片海报(图片来源:国际) 抢粮、抢钱、抢地盘。 《投名状》的这句台词用于形容今年的贺岁档是最合适不过了。赵本山携徒弟小沈阳闹腾的《大笑江湖》和陈凯歌的豪华明星阵容的《赵氏孤儿》已经开战,紧随其后的还有姜文的《让子弹飞》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据粗略统计,整个12月至明年春节前夕有近50部打着 贺岁旗号 的电影要上映。为什么挤进贺岁档的影片真的都赚了么?今年贺岁很闹腾名导抢观众抢钱、抢粮、抢地盘。陈凯歌、姜文、冯小刚三大导演齐聚贺岁档,葛优来帮他们完成 抢钱 的任务。而葛优就没失手过,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当年一部《桃花运》,葛优露面不过20分钟,却创下3000万的票房奇迹。有媒体计算,葛大爷一个人就将在这个贺岁档抢得10亿的票房。而明年1月的贺岁档,每天都有一部新片上映。包括了刘德华的《新少林寺》、陈可辛的《神奇侠侣》、电影版《武林外传》以及曾志伟的港产贺岁片。上个周末,是《赵氏孤儿》与《大笑江湖》的肉搏期,每家影城几乎人满为患,火爆程度与《阿凡达》有得一拼。据影城工作人员透露, 这个周末过后,将是它们见分晓的时候。谁的票房好,将会赢得更多的放映厅。 为什么人人都爱贺岁档?12亿的缺口很诱人为什么人人都爱贺岁档?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成熟的档期很赚钱:1997年春节,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成功地撬动了内地院线的票房杠杆。如今,贺岁再也不是我们传统认知的 春节进影院看电影 。走过了13年,它的票房业绩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从1998年的3000万票房飞速飙升到2010年的30亿(2009年 2010年)。今年前9个月,中国的城市电影票房为75.8亿。据万达院线、中影星美院线、上海联合院线等全国主流院线粗略统计,今年10月份全国票房接近7亿,11月份大约5.5亿。也就是说,前11个月全国票房约为88亿,离100亿还差12亿。业界认为,只要陈凯歌、姜文和冯小刚三人交接顺利,中间别掉链子,就有这个实力实现梦想,如果说三个人的总成绩在10亿,那么至少有2个亿是给中小型片生存空间的。不要迷恋贺岁档国产片仍在赔钱中影集团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总经理蒋德富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贺岁档娱乐电影肯定是观众的首选,尽管今年贺岁档影片如此之多,但仍无法逃离类型单一的尴尬局面。那么,是不是所有放在贺岁档的电影都能赚钱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如去年的贺岁档,几十部电影挤一块,结果在前有《2012》后有《阿凡达》的冲击下,被打得七零八落,叫好叫座的不过就只有几部。北京新影联公司副总、中国资深电影人高*介绍说,实际上国产电影的盈利率非常低,比如今年10月份上映了27部电影,真正赚到钱的只有一部《密室之不可告人》,其他包括《西风烈》在内的26部全部亏本。高*称,2009年全年出产了462部国产影片,其中不进院线的、小成本的电影占绝大多数,进入院线的总共只有120余部。这些电影中80%的票房被20%的大片拿走,80%的中小影片只能分享20%的票房,这样的格局显然不合理。影评人章杰表示,档期对于电影来说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影片不应该都挤在一个档期,应该科学排片、均衡投放。他说,大家都认为电影挤进贺岁档就能赚钱,但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质量,以及影片是否适合观众的口味。


莫斌:合伙人计划是主席一手力推的。从去年10月推出后,全部新推项目都采用合伙人,有三个项目已经开盘,这些项目的利润、销售、成本控制效果都超过我们的设想。合伙人制度的目标是让职业经理人有更大的创业平台,每个项目有最多15%的股权用于跟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