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此时,世尊已为大众广说一万天子往昔因缘,又对菩神及大众说道:“我于过去行菩萨道,不但施水施食,救其鱼命,乃至舍弃自己所爱之身,由此因缘,你等应共观察。”佛陀以百千万种光明照十法界,具足一切智功德,带领比丘及大众,来到般遮罗部落,前往一处树林。此地平整,没有荆棘,各种名花软草遍布此处。佛陀对阿难说:“你可于此树下为我敷设法座。”阿难随即敷设法座,后对佛陀说道:“世尊!法座已敷设好了,请您知晓。”
世尊即于法座上以跏趺坐,端身正念,问比丘们:“你们愿意看到往昔苦行菩萨的根本舍利吗?”比丘们回答:“我们非常愿意。”世尊以百福庄严相好之手按在地上,此时大地六种震动,随即裂开,七宝塔突然涌出,此塔由众宝罗网装饰。大众见后,生稀有之心。世尊随即从座位起身,行礼右绕,回至本座,告诉阿难:“你可以开此塔门了。”此时阿难打开塔门,见到一个用奇珍异宝装饰的七宝盒,便对佛陀说:“世尊!这里有一个用奇珍异宝装饰的七宝盒。”佛陀:“你可以打开此盒。”阿难打开盒子后,看见有舍利,颜色如白雪睡莲,便对佛陀说:“此盒中有舍利,颜色异常美妙。”佛陀:“阿难!你可以持此大士之骨到我这里来。”阿难取此舍利,奉交世尊。
世尊拿着舍利,告诉比丘们:“你们应观察此苦行菩萨遗身舍利。”并说偈颂:“菩萨拥有与胜功德相应的智慧,能勇猛精勤成就六度,常修不息为觉悟,不舍坚固信念,心无倦。”
“你们这些比丘皆应礼敬菩萨身,此舍利乃至无量戒定慧真香所熏,是上福田难逢遇。”此时比丘和大众们,皆合掌诚心,恭敬顶礼舍利,叹未曾有。
阿难上前顶礼佛足,问询道:“世尊!您超越一切,受一切众生所恭敬,以何因缘,礼敬此身骨?”
佛陀回答阿难:“我因此骨速证无上正等觉悟,为报此恩,现金礼敬。”
又继续对阿难说:“我现在为你们及大众断除疑惑,说此舍利往昔因缘,你们要认为思考,一心听讲。”
阿难回答:“我等非常愿意听闻,请您开示。”
“阿难!过去有一位国王,名为大车,有很多财富,库藏充满,军兵勇武,周边国家皆已降伏,常以佛法度化众生,人没有怨敌。王妃生下三子,外貌端正,众人乐观,太子名为摩诃波罗,次子名为摩诃提婆,幼子名为摩诃萨埵。一天,大王为了游览山林,令其三子作为随从,为了取一些花果,三子离开父亲辗转来到大竹林中休息。大王子说道:‘我今日心甚惊慌,难道在此林中有猛兽伤害我?’二王子说道:‘我对于自己的身体没有吝惜,但对于所爱之事有别离之苦。’第三王子对两位长兄说道:‘这是神所居处,我没有恐怖别离的忧愁,身心充满欢喜,可获殊胜功德。’”
“此时,这些王子各说心事,再次前行,见有一虎生下七子,经过七日,由于虎子围绕,又饥又渴,身形赢瘦,不久将死。大王子说道:‘可怜啊!此虎生产已过七日,七子围绕,没有时间捕食,必然要吃其虎子。’萨埵王子问道:‘此虎平时吃什么食物?’第一王子回答:‘虎、豹、豺、狮子只吃新鲜血肉,对于其他饮食没有兴趣,如何济此羸弱的动物。’”
“二王子听闻此句,说道:‘此虎赢瘦,性命不久,我们从哪里去找这些难以取得的食物?谁能自舍生命,救其饥苦?’大王子说道:‘一切事物,难舍的就是己身。’萨埵王子说:‘我等今日对于自身的爱恋,是不明智的,不能给予他人利益,然而菩萨怀大悲心,常为利他而不顾身命。’又说:‘我今此身经过百千生,空有烂坏,并无益处,为何今日不能舍身救济饥苦,如捐眼泪、口水。’几位王子讨论之后,各此此心,伤心愍念,一起观察此赢瘦母虎,目不能移,徘徊很久,才一起舍虎离去。此时,萨埵王子想到:‘我舍身命就在此时。为何呢?我往昔以来拥有此身,体内污秽不可爱,国民供给床具,衣食,象马车乘及珍财。但是,身体总会变坏,法体无常,不可能保守此身,虽常保养自己的身体,但还是心怀怨害,身体也终会弃我,并不知恩。’”
“‘另外,此身不坚,对我无益,还需防贼般守护,不净如粪便,我于今日,当以此身广修大业,于生死海作大舟,弃舍轮回,令其出离。’又想到:‘若舍此身,则舍无量恶疾,百千种怖畏。此身唯有大小便,如泡般脆弱,各种微虫,由于血脉筋骨相连,甚可厌离。因此我今应当舍弃,以求无上究竟涅槃,永离忧患无常苦恼,令生死停止,断一切尘累,以定慧力熏习,百福庄严成就一切智,诸佛所赞微妙法身,得证此身,能施与众生无量法乐。’此时,王子兴起大勇猛心,发弘誓愿,以大悲念增益自心,考虑到两位兄长心怀恐惧,留下会便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做,便对他们说:‘两位兄长请先前去,我马上就来。’摩诃萨埵王子回到林中,来到母虎边,脱去衣服,躺在竹子上,发誓道:‘我为法界所有众生,志求无上觉悟,起大悲心,当舍凡夫所爱身。觉悟无热恼,一切有智之人所爱乐,三界苦海众生,我今拔济他们令其安乐。’”
“王子说完此话,于饿虎前躺下。由于菩萨的慈悲威势,老虎伤害不了他。便想到:‘此虎羸弱,不能吃我。’想要找一把刀,一时间也找不到,便以干竹刺颈出血,慢慢靠近此虎。此时大地有六中震动,如风击水,涌没不安,日月无光,如罗睺障,所有地方皆变黑暗,无有丝毫光芒,天上雨天花及妙香末,缤纷乱坠遍满林中。此时虚空有天人,见到此事,心生随喜心,叹未曾有,皆共赞叹:‘很好!大士!’便说偈颂:‘菩萨救护众生运悲心,平等视众生如自己同一子,勇猛欢喜不悭吝,舍身济苦福德不可思议。定能达到殊胜禅定初,永离生死等烦恼,不久当获觉悟,寂静安乐证无生。’”
“此时饿虎见到菩萨颈下鲜血流下,便舔血吃肉,将其吃尽,唯留其骨。大王子见大地颤动,告诉二王子:‘大地山河皆震动,诸方暗蔽日无光,天花乱坠于空中,定是我弟舍身之相。’”
“二王子听闻其兄,说偈颂道:‘我听闻菩萨慈悲语,见此饿虎身羸弱,饥饿之下恐食子,我怀疑弟弟舍其身。’”
“此时两位王子生出大愁苦,悲泣哀叹,随即一起来之母虎之处。见其弟的衣服在竹枝上,骸骨及头发散落各处,血流成泥染污此地。见到这个场景,两位王子几乎昏厥,不能自已,扑倒在骸骨之上,过了很久才苏醒,举手哀嚎大哭。同时哀叹:‘我弟相貌端正,父母偏爱他,为何我们一起出发,他缺舍身而不归?父母若问我时,我们如何答?宁可一同捐命,何必独自存身。’”
“两位王子悲泣哀恼,慢慢离去,三王子的随从互相问道:‘王子去哪了?我们去找找。’”
“此时,王后睡在高楼中,于梦中见到了不祥之事,牙齿掉落,得三鸽仔,一只被老鹰所夺,另外两只惊恐不已。大地颤动之时,王后醒来,心生愁恼,便说道:‘为何今时大地动,江河林树皆摇动,日无精光被覆蔽,身体有异样,如箭射心,全身颤抖不安稳,我之所梦不祥,必有非常灾变事。’”
“王后突然有汁流出,觉得肯定发生了灾变之事。这时有侍女听到有人说:‘出去找王子的人都没有收获。’心中大惊,入宫告诉王后:‘你们知道吗?外面有人说,大家四处寻找王子都没有找到。’王后听到后,生大忧恼,悲泪盈眶,来到国王处,说:‘大王!我听到外面有人说我们失去了爱子。’国王听闻,惊慌失措,悲哽道:‘苦啊!我现在要去找我爱子。’国王与大臣及民众一齐出城,各自分散去找王子。不久之后,有一位大臣禀报:‘找了两位王子,请不要担忧,只有小王子,还没有找到。’国王听闻悲叹道:‘惨了!惨了!我失爱子。年轻时有子欢喜少,年长时失子时忧苦多,若使我儿重新拥有寿命,纵使令我身亡不为苦。’”
“王后听闻后,满心忧愁,如被弓箭射中,叹道:‘我的三个儿子及侍从,一同去树林游玩,小儿子独不还,定有灾厄事。’”
“之后,另一位大臣来到国王面前。国王问他:‘我的爱子呢?’这位大臣哀恼悲泣,口干舌燥,不能回答。夫人问道:‘速报我小耳子现在在哪?我烦恼如烧,闷乱荒迷失本心,勿使我胸破裂!’”
“另一位大臣便把王子舍身之事全部告诉国王。国王与王后听闻后,不胜悲咽,往王子舍身处,急速前行,来到竹林处。到了菩萨舍身之地,见到骸骨随处四散,便双双昏倒,昏厥将死,犹如大风吹到大树,迷失心绪,失去知觉。大臣等人,以水洒满国王及王后的全身,许久他们才苏醒,举手大哭,大声悲叹:
‘祸哉爱子端严相,因何死苦先来逼?
若我得在汝前亡,岂见如斯大苦事。’”
“王后于昏厥中稍醒,头发蓬乱,双手捶胸,在地上扭动,如鱼处陆地,又如牛失子,悲泣道:‘我子是谁屠割的,这些骨头散于一地?我失去了爱子,忧悲不胜。苦啊!谁杀我子,致此忧恼事,我心非金刚,如何能不破?我梦中所见恶事,今遭大苦痛。又梦三鸽仔,其中有一个被鹰擒去,今失所爱子,说明噩梦非虚。’”
“此时,国王与王后、两位王子哀嚎痛苦,璎珞散地,与众人一起把菩萨的遗骨收拾起来,置于塔中用于供养。阿难!你应知晓!此舍利即是菩萨舍利。”佛陀又告诉阿难:“我于往昔,虽然有贪嗔痴等烦恼,但也能于五道之中,随缘救度众生,令其出离。何况现在烦恼早已灭尽,没有余习,称天人师,具足一切智,更能为每一众生,经无量劫于其余恶道,代其受苦,令其出生死烦恼轮回!”
#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