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是一个刚满三十岁的大叔,我发现自己 [复制链接]

1#

欢迎你,进入我们的“麦田信箱”。跟“一周话题”相同,“麦田信箱”也是专门用于跟大家唠嗑聊天的小天地,只不过这一次,我们希望和你们,聊得更走心。

麦田信箱03

值班回信:沈河西

Mail1

麦田诸君:

见信如唔!

最近身边出现的一个温柔博识的男孩子,我很喜欢他。

为了能够走进他的生活,我开始和他选上同样的课程、思考同样的问题,渐渐地我们开始一起上课放学、一起吃饭聊天、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电影与音乐,他也开始把自己的烦恼说给我听,希望得到我的建议与支持。我以为这就是爱情,于是急匆匆地表白,而又理所当然地被拒绝。他说,他不信任爱情会天长地久,而只有友情才能够始终坚固。我很难过,但是也尊重了他的选择。

我们依旧是好友,并且开始享受一起相处的时间。我们开始坦诚地交流彼此对于婚姻与爱情的看法,有认同也有争辩。而他每次见我,总有着讲不完的担心,担心我的身体不好,担心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担心我受限于女孩子的身份而不能够实现自己志向。于是总是叫我好好锻炼身体,多多读书,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受世俗的观念束缚,要做一个独立的女性。和他在一起的我变得沉静而平和;和我在一起的他变得活泼开朗,以及——极度话唠。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他是一个安静内向的人,而他也坦言内心的不自信。我很高兴,在我的身边他能够轻松地做自己。

临近毕业,我与他将去往不同的城市,我之于他,不是归人,而是过客。我翻到了自己告白前的一段日记:“小王子在花园里对着五千朵玫瑰说,哪怕有着一样的颜色和利刺,他们也不是自己的那一朵,他开始担心那朵被自己留在小行星上的孤单的花朵。我也害怕,错过你之后,在人群中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朵玫瑰。”

我知道我们的故事不再有继续,很感激你出现的这段时光,因为爱上你的同时,我也学会好好爱自己。而未来能够走向你怀抱的女孩,她该有多幸运。分开的那一天,我会把我的祝福,亲口说给你听。

ps.(把这段心路历程发出来是希望女孩子们在寻找爱情的时候擦亮眼睛。一段良好的关系将有助于双方的成长,而绝非是彼此的消耗。一旦遇到了那个对的人,一定要大胆的追求,哪怕是失败了(比如我),也不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立场自怨自艾,准确判断情况,选择放手还是继续做朋友。这种经历一定能够带来成长,在你下次遇见心仪的对象的时候,将更有把握和他携手并进。)

恭祝日安

回复

这位匿名的读者:

你好。感谢你给我们发来的题为“爱的形式”的电邮。唉,说真的,很羡慕(其实也不是羡慕,确切说应该是怀念)这样的单纯地喜欢一个人的状态。你这位朋友说,不信任爱情会天长地久,而只有友情才能够始终坚固。我也不知道这算是婉拒还是他的真实想法。

当我工作之后,我越来越发现,今天的年轻人不再相信爱情了。我的意思是说,他们不再把谈情说爱看得那么重要。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会故意装深沉地表现地对爱情不屑一顾,也喜欢说出一些仿佛看透爱情的所谓的洞见,但其实内心依然是渴望的。但是,现在,好像大家真的不怎么相信爱情了。老实说,我不是特别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个事情。我想,爱情这个事情是这样,放在长时段的人生里,它其实并不重要,真的不那么重要,但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时刻,它又显得如此重要,如此让你渴望,如此让你为之神伤。

昨天,一个朋友发了一个廖一梅的文章给我,里面讲到廖一梅对爱的理解,她理解的爱既不是欲望,也不是需求,而是某种更本质的东西。她提到了杜拉斯的一句话: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然后那个朋友跟我说,虽然他也很认同廖一梅对爱的理解,但作为一个俗人,他还是很渴望有回报的那种爱。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吧。

沈河西

Mail2

亲爱的麦田信箱编辑:

首先感谢你能聆听我的烦恼。

高考没有发挥好,考上了一所标准的二本。我现在大二,并且我是一个女生,摆在我面前有三条路。

1.是考研,考设计方向的研。那么我寒暑假要去外面报班学习,但是经济方面或许对我爸来说会是负担。而且我不确定,是否投入真的会有回报,我很害怕。

2.是考植物方向的研。那么我确实不需要额外花钱,但是我觉得读了并不是很有必要,很鸡肋,就是对于我找工作来说,只是聊胜于无。

3.听我爸的话考个公务员。(校招的时候考会好考很多。)这是目前来说,对他对我都算最好的方法了吧,但是如果真的这样,我就真的一辈子在小县城走不出去了,其实我不是很情愿。

另外我再和编辑们讲一下家庭状况吧,高三那年爸妈离婚了,我妈把钱全部卷走了,我爸基本是净身出户,到现在为止我妈也没给我一分钱。并且现在爸爸再婚了,开放二胎还又生了一个,他经济压力其实很大。我很怕成为他的负担。我也有自己打工赚一些钱,但是很有限。

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真的选择了考设计的研,会不会过于自私了?要考研就得现在开始,毕竟,我只是这么一个二本。所以非常苦恼,如果能给一些有用的意见就好了。

回复

这位同学:

你好。感觉你此刻确实很苦恼,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路。我不知道你具体是学什么专业的,但是,有一点,我想先说,你的字里行间有一种出身二本的自卑感,真的不要太在意自己是二本学校出来的,这个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你现在大二,已经开始考虑考研的事情。我很能理解,一个对于自己本科学校不满的人,往往有一种名校情结。就好像《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虽然她已经那么有钱了,但就因为自己是非常普通的师范学院毕业的,她也会希望出国读名校。

但仅就考研来说,我可能并不那么建议大学生本科毕业就去读研(抱歉,我也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格这么说),因为我还是觉得,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跟你是不是来自一个足够好的学校,没有那么那么大的关系(当然会有一些关系)。你想象一下,如果用人单位如此看重你的出身,那即便你读研的学校是,是名校,他还是会看一下你的本科学校。但我还是觉得,大部分工作单位,没有那么看重这个东西。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你的学历之外的东西,比如你是不是有很好的实习经验,如果你有实习经验,你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和成绩是什么,我想这些可能更会加分。因此,我可能会更建议你找一些不错的实习单位,最好是那种有留用机会的,然后踏踏实实地实习起来。

至于读研,我更建议你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去选择是否要读研。因为当你工作了之后,你会发现,人是会进入一个职业瓶颈期的,你可能工作了两三年,你发现这个职业没法再给你热情了,你那时会觉得迷茫,会希望换一个状态。那个时候,或许更适合去考研读研。因为你还在本科时,关于读研的决定很多时候其实是随大流的,即便你考了,你可能也没有真正想清楚。但你工作了之后,你应该会想得更清楚一些。

关于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比如涉及到你要选择什么城市、什么学校,涉及到你真正更感兴趣的是什么(虽然有的时候,兴趣是有迷惑性的)。但仅就你目前向我提供的信息来看,首先,第二个选项可能可以pass,因为你也说了,这对于你找工作的帮助是很有限的,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为了味了追求一个硕士学位而去读研,毕竟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要读三年,这三年如果真的学到东西到也罢了,如果没有学到什么,白白浪费三年真的可惜了。而至于第一个选项,你说你想考设计类的研究生,那我其实也不太建议你去读这个研究生,因为本身设计就是一个非常技术化的东西,你读了研究生,除了能给你表面上镀一层金,对于你的实际技能的提升很可能很有限。所以,你莫不如直接工作,哪怕一开始的工作单位也一般,但毕竟你有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之后跟你没有,还是很不一样的。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她本科读的是专科,也是学设计的,然后她回了我们老家的县城,现在干得也挺好的,因为这个工作就是看你的经验,不看别的。

至于第三个选项,站在我个人的立场,我不会建议你听从你父亲的。因为如果你是有在大城市闯荡的野心的那种人,那么可以先留在大城市里工作,大不了再回去。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留在小地方做公务员,那很可能你那个时候再想出来真的就难了。

我不知道我的建议是不是真的能帮助到你,你就当是一个大哥哥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吧。

沈河西

Mail3

亲爱的书评君:

今天给你写第一封信,按照ABC理论,关于中间的信念那一环节,如果是客观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可以做到,可是,对于突发事情本身,我总是不能做得很好,需要每次先放声大哭一场。

我自我感觉心理承受能力很奇怪,时好时坏。上周手工制作的一幅图,本来想送给老师作纪念礼物的,结果半路被人捡走了,那个同学可能也喜欢吧。寻找的过程觉得着急又内疚,等了两天,知道回不来了,真的很遗憾,我可以安慰自己那个就当作送给陌生人了,是个美好的事情,然而这是事后的想法。虽然再做一份的确不是什么难事,(昨天送了老师一枝花,用皱纹纸折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每次遇到突发的难过事情,就很想哭一场,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啊,周围的长辈们觉得我需要慢慢适应,我也在慢慢改变。我爱哭是一直爱哭,哈哈,不要说我是谁呀(╰╯)今天是开心的一天。

回复

这位同学:

你好,非常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我希望你的老师可以看到我们的推送,看到你的一番心意。说到情绪管理,你说你每次遇到事情,总是会大哭一场。我想说,其实这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或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虽然我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是我实在觉得,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大哭一场再正常不过了。

你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或许等你走上了社会,等你年近三十,婚姻、工作等等糟心的事情都压在你身上时,你可能会经常大哭一场。我不知道你有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